我军步兵连的火力还是太单薄了,这一个班竟然凑不齐两支步枪,剩下的全部都是筒子和喷子。目前合成营下属的步兵连,隶属一个火力排,甚至已经有了2套红箭-12反坦克导弹。
![]()
央视《军事报道》播出某合成山地旅的报道,披露了我军山地合成旅步兵连的火力排,配备大口径狙击步枪、自动榴弹发射器、迫击炮和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这样凶猛的轻装步兵连火力,压倒了周边一切军队。
从训练画面看,我们的山地步兵连下属一个火力排,辖一个60毫米迫击炮班,配2门60毫米超轻型钛合金迫击炮,可以打击400米至2700米内的敌人目标。一个重机枪班,配备两挺QJZ-171式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
![]()
步兵连设置火力排,使我军步兵基层分队的火力得到大幅度加强。在本轮军改之前,我军的步兵连只有9个步兵班,没有其他重型火力,只是在步兵营下属机枪连和炮兵连,战时临时拆分开,以机枪班和炮班加强到步兵连。现在的步兵连就可以直接下辖2挺12.7重机枪,再加上合成营火力连的高射机枪和车载机枪,整个山地旅的大口径重机枪数量可达近100挺。要知道,上世纪50年代的四野39军全军才150挺重机枪,到八十年代,我军一个摩步师才编54挺12.7营属高射机枪。
QJZ-171重机枪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超轻型钛合金机枪,因为首次发现的照片背景是在一片菜地旁边的试射场景,因此被网友亲切地成为“菜地机枪”。该枪采用了大量钛合金和复合材料,以及枪身浮动和前冲击发原理,成为全世界现役最轻的大口径重机枪。
![]()
这挺山地重机枪为了减轻重量、提高机动性,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和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枪架,重量比89式重机枪轻了30%。还采用了弹性枪架、枪身可浮动、前冲击发等多项黑科技,后坐力和枪口位移大幅度降低了80%。突破了机枪大幅度减重和保持射击精度之间的世界难题。
QJZ-171重机枪式12.7毫米重机是世界最轻的大口径重机枪,带两脚架时枪身仅18.5千克,带三脚架则为24.5千克,比美军现役58公斤的M2HB重机枪轻了一半还多。单兵可轻松扛行,能快速转移阵地,适应各种复杂地形。

但这只是机枪的空重,战时还要携带子弹、备用枪管和附件,综合重量很大。QJZ-171重机枪采用12.7毫米机枪弹,子弹威力巨大,但是重量也非常大,每发子弹重量为二两半,130克。不过QJZ-171重机枪的弹箱和弹链从钢制改为塑料制,一个装有60节塑料弹链的弹箱重1.2公斤。一个机枪组配备5个弹箱,总重量达到30多公斤。
![]()
在山地行军过程中,重机枪班的班长和副班长兼任附件手,各指挥一个机枪组,需要携带备用枪管和瞄准镜,负重20公斤左右。一射手需要携带重机枪的枪身,18.5公斤;二射手携带枪架,复合材料三脚架6公斤;弹药手携带4个50发弹箱,手拎一个,共240发子弹,重30多公斤。另外每个机枪组还携带6支95式自动步枪,平均每个士兵负重20公斤以上,而我军的步兵野战负重标准只有15公斤。这个重量对于需要在高海拔地区作战的山地步兵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
轻型的大口径重机枪,绝对是步兵连的大杀器。唯一缺点是携弹量太少(240发),与7.62重机枪相比持续射击能力不足。例如美军的M240B机枪小组携带弹量是500发。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山地步兵连重机枪班有8个人,2挺QJZ-171重机枪,每个机枪组4个人,分别是射手、副射手、弹药手和附件手。
![]()
这样的一个机枪组在战斗中,只有一个士兵背负一个弹药架,上面有3个12.7毫米机枪弹的60发弹箱,另外还可以手拎一个弹药箱,难道一挺重机枪只配发240发子弹?这么少的子弹,在战斗中够用么?QJZ-171不是号称世界最轻的重机枪么,为何备弹如此之少?
答案是,基本够用的。
重机枪在战斗中通常采用5~7发短点射和7~12发长点射的交替射击,240发子弹够进行10几次长短点射,基本够进行一次短促战斗的。但也就是基本够用而已。
![]()
在山地作战中,由于机动车辆的通行受到很大限制,步兵连的武器装备全都需要人背肩扛,这对我军官兵的体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解决步兵连火力翻番以后带来的单兵负重过大,机动性降低的问题,需要一整套办法。包括尽量降低武器装备的重量,为士兵配备外骨骼,配发动力手推车,增加机器狗等等,可提高重武器班组的负重机动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