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呼伦贝尔・草原留痕 4.狩猎部落的背影
2016.6.22(周三)根河——室韦
吃完根河宾馆的简单早餐后,出发。
参观中国敖鲁古雅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族,他们是半定居半游猎的民族,陪伴他们日与夜的精灵就是驯鹿,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这里的景点全部人为化,商业化。博物馆展示的是现存只有200余人的鄂温克族狩猎的场景图画、物件。该部落的首领为被世人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人们推算她已经95岁了,因为上过《快乐大本营》才出名,如今仍住在莫尔道嘎的原始森林中,由她的外孙女帮她打理对外事务。
在这儿,我们无法与最后的狩猎部落面对面,只能遥望森林追寻着看不到的背影。
远去的狩猎部落背影
远去的狩猎部落背影,
承载着的文化魅影远远没有离去。
尽管今人造的影像只是为了和谐地谋利,
其动机与欲望与狩猎的宗旨同根同本。
人啊人,
从动物群落里艰难地走了出来,
其余的动物兄弟姊妹就成了自个儿裹腹的猎物。
继而,游牧、农耕、工业,直至今日云上经济,
人类形成的地缘、人缘、阶层缘的形形色色的部落,
进行着永续的彼此间的狩猎。
或武或文,文武兼修,转型升级,
尽管是没有硝烟的逐利狩猎场上,
依旧是几多血泪、几多爱恨、几多情仇。
人类,与身俱来的幽灵离不去,
那么,就只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其乐无穷以自慰!
啊!
鄂温克族人在森里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柱”,它的外形如同鄂伦春族的“仙人柱”,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鹿皮包裹。
我们参观了中国敖鲁古雅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鄂温克族,意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政府为了保护这个民族,特意在这里建造了供他们生活的居所——一排排的房子,象征性地搭建了他们在大森林居住时的“撮罗子”供游客们拍照。
![]()
![]()
这里饲养的狍子和梅花鹿是供游人拍照用的,如果要和它们亲密接触,必须花10元钱买些苔藓(一种饲料,到了旺季,这一小篮子苔藓可以卖到30元)喂它们,感受它们的舌头舔你掌心的湿润……
知道为什么叫傻狍子吗?据说狍子听到猎人的枪声,慢跑后会再回到原地,看看枪响是咋回事。再返回时,往往中了猎手的埋伏,傻傻的献身了。
最后留存的部落,感受不到现代化繁荣沧桑。狩猎有痛快,部落有乐趣。
我们在这里花了20元买了一个现烤的列巴,很香甜,好吃,据说在常温下可以放10天。
![]()
这是桦树皮做的脸盆。
2016 呼伦贝尔・草原留痕 5.骏马出征的森林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莫尔道嘎是蒙语,意为骏马出征。传说当年成吉思汗站在山上叫了一声:“莫尔道嘎!”,就出征了。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锦绣中华雄鸡版图的巨冠之上,原始古老的大兴安岭密林之中,这里山川秀丽、资源富集。它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接中俄额尔古纳界河,总面积为57.8万公顷,不仅以纬度高和面积大而名扬中外,而且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原始的自然平衡、原始的自然和谐,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
这儿,原始森林密布,却没有了可成军的骏马了。遗存的只是曾经名垂千秋的战马们栖息过的森林伴侣。
不巧,目前在修路,汽车无法驶入,统一坐森林小火车游览,小火车开的比婴儿爬行还要慢,期间停留四五个景点,停车之前,景区专职讲解员约定听到火车鸣笛就往下走。于是沿着木栈道拾级而上,没上到几步就听到火车鸣笛声,遂快速返回。
门票160+小火车100共计260元,超贵!
进入莫尔道嘎景区映入眼帘的便是浓密的林区葱葱郁郁,除了树还是树,主要有兴安落叶松和白桦树,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可惜这个季节没有花,不然一片绿色中点缀着各种颜色的野花,绝对美爆了!
树的另一头有中俄两国的界河——额尔古纳河静静流淌。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右上源,额尔古纳市也得名于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为蒙古语,意为“捧呈、奉献”。当海拉尔河从大兴安岭发源,流至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扎赉诺尔北阿巴该图附近时,突然转向东北流去,其形正成165°,有如人捧呈递献东西之状,故从此处改河名为额尔古纳河——“奉献”之河。是大地的奉献?还是神的奉献?应按说是古人类构想的奉献吧!
铁轨旁的一小丛野花静静开放。
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满眼都是绿色,偶见一棵紫花,我钟爱的那一点点可怜的紫,在绿中淌佯。
满眼的绿,遮掩不了唯利是图的黄。大自然就是这样被人性的欲望涂抹、利用!
马儿林儿河儿
马儿远去森林萧,
小火车儿木栈道。
河儿弯腰诉“奉献”,
今儿人儿虹云笑。
![]()
![]()
![]()
![]()
![]()
![]()
![]()
游完森林公园,已近三点,找地方吃午饭,点了牛肉、羊肉、茄子、杂菌四道菜,因为没有米饭了,点了一大碗面,最后剩下不少。
2016呼伦贝尔・草原留痕6.华俄后裔繁衍之镇
一路颠簸(小心脏都快被颠出来,好几次整个人从座位上弹起来),晚上7点来到中俄边境的室韦。室韦全称为蒙兀室韦苏木,它曾在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颁奖词为:“蓝天、绿草,白桦林、神秘的玛瑙草原,时缓时急的河水养育着亚洲最美的湿地,也养育着这里的勤劳人民。肥沃的河滩上走出了伟大的蒙古民族,温暖的木刻楞房子,现在是华俄后裔的繁衍之地。黄皮肤男人的智慧和蓝眼睛女人的热情造就了室韦,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存的范例。”据说颁奖词是当地的一个什么官员写的,说实话,这段话让我对室韦心动了。
这里地处北疆,风景优美,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从它身边流过,河对岸坐落着静谧的俄罗斯小镇奥洛契。
晚上8点,太阳高照,到俄罗斯风情文化园,看俄罗斯姑娘。广场的俄罗斯美女任由你拍照,但你要与她们合影,每人10元。 喜欢俄罗斯美女的童鞋看过来。
不一会,大白天点起篝火,俄罗斯美女拉着游客围着篝火随意跳舞。
之后看俄罗斯大马戏,票价不菲,除了逗乐及几只动物表演之外,没什么看头,反而断送了我们本该去临江屯看日落的计划。
华歌俄舞白昼长,
边境小镇溢芬芳。
旅行本是寻异处,
美或不美皆欣赏。
看完大马戏,导游把我们带到俄罗斯后裔家吃俄餐。点了俄式烤翅,俄式大烤串、锅包肉(味道类似糖醋里脊,只不过切得很大块)、列巴(抹上蓝莓酱还算好吃),还有一道类似罗宋汤的东西,忘了叫啥名。这些玩意我都不会吃第二次。
![]()
![]()
![]()
![]()
今晚入住的木刻楞,是用木头建的房子,家具全是木头做的,据说冬暖夏凉。卫生间很小,马桶坐处有裂纹,花洒架老高(可能因为俄罗斯人高大),俺踮起脚尖也难以拿下。
用手机拍到的星星。
人类,多民族多彩纷呈,哪怕是数万年数千年的武力拼搏,最终会走向智慧、情感、血脉的交融。这室韦绽放了地球村未来的一朵花儿。
情爱的花儿
这朵花儿芬外香,
人类真理芳里藏。
哪怕还须千万世,
情爱丝带融理想。
(2654 2016/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