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盟制快递一哥中通快递有点不顺。
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约谈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指出中通快递经营行为不规范,随意调整运营规则,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而一天前,中通快递子公司中通冷链刚因配合虚假轨迹、批量上传伪单号等行为,被抖音电商列入恶意转单违规物流商清退名单。
前后发生的两则新闻,背后指向的是在当下快递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即时零售和闪购的冲击下,快递公司们正在以牺牲服务质量、经营秩序和快递员权益为代价,寻求降低成本,从而保住客户和市场。
2025年是中国电商行业的闪购元年,淘宝、京东、美团、抖音纷纷将即时零售作为未来业务重点,但快递公司们可能心中不是滋味。毕竟用户的购物需求是有限的,通过闪购下单多,快递的需求就会减少,业务就会受到冲击。
今年4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炮轰京东的时候,毫不掩饰的透露出了对传统的快递行业的“鄙视”,“30分钟送万物创造的新体验一定会满足更多用户需要,把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
在电商形态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快递公司不可避免被逼入了墙角。
01 快递难逃“72小时定律”
许多经常网购的用户可能都有一个感觉,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电商快递的速度几乎没有变快。
举个例子,即便在江浙沪这种快递发达的区域,除了京东自营或者天猫超市等少数商品,大部分时候从下单到收到快递,至少需要3天的时间。
甚至3天都是快的——如果是下午下单,一般第二天下午快递才会发出,再运输1-2天才能送到。“这么算下来,从下单到收到货,差不多是4天了。“
一位上海消费者王林甚至认为,过去十几年电商快递速度是下降的。他还怀念十几年前易迅网的送货速度。当时易迅网在上海地区可以做到"一日三送":上午11点之前的订单,当日下午送达;上午11点到下午3点的订单,当天晚上送达;下午三点到次日凌晨0点30分的订单,次日上午送达。
十几年过去了,易迅网早已经消失,他再也没见到如此高效的快递了,就京东也只能做到一日两送了。
快递速度提升只是消费者的错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揭开了真相:在过去十五年里,中国快递企业们还在为72 小时送达这个目标苦苦挣扎。
报告显示,2010 年国内快递企业的 72 小时准时率为 77.5%。
![]()
而到了 2025 年 5 月,这个指数也才勉强提升到 86.1%。
![]()
也就是说,在这漫长的 15 年间,72 小时内能送达的快递比例总共只提升了 8.6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快递行业业务量却如同坐上了火箭,从 2010 年的 23.4 亿件飙升至2024 年的 1750.8 亿件,实现了 73.8 倍的惊人增长。
为何快递业务量增长如此迅猛,而时效提升却如同蜗牛爬行般缓慢?
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不复杂,由于快递业务流程的客观限制,电商快递的时效上限实际上已经被牢牢锁死了。
快递总分为收、转、运、派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耗费时间。
在收货环节,为了节省成本,快递企业通常不会随收随寄,而是尽可能地凑满一车才发车,每天下午才将当天的快递一次性送到集散点;
在转运环节,同样是为了降低成本,集散点在进行粗略分拣后,会将快递再次分拣,送到大转运中心进行分拣,然后再发往目的地转运中心,这一过程至少需要转运 3 - 4 次;
在运输环节,由于卖家和买家往往相隔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干线和支线运输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最后在派送环节,快递员一次性要派送几十上百个包裹,每个包裹的派送都需要花费时间,因此最后一个环节至少也需要一天时间。
![]()
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现有模式没有大的改变,即使每个环节都竭尽全力压缩时间,电商快递也难以突破物理限制,突破 72 小时的瓶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2 骑手代替快递员,还要多久?
在生活越来越快节奏的当下,消费者等待快递的耐心也在下降。
埃森哲发布的《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甚至半天内就能收货,7%的消费者希望能在下单后2小时内收到商品。他们也更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只有少数愿意等待免费配送。
![]()
所以,当闪购30分钟VS快递72小时,到底选谁,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在快递行业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内,闪购还要解决履约成本、供应链、售后等难题,所以带来的威胁还不足为虑。
这主要是成本的限制让闪购在短期难以成为大众消费的选择。
闪购模式的成本主要是商品成本+配送成本,但线下门店的商品价格的成本要高于电商价格,骑手配送成本也高于快递员配送成本。
根据长江证券 2025 年 3 月 28 日发布的研报,美团外卖单均履约成本持续优化至 7.1 元,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普遍合作的通达兔快递公司单票成本均约2元:2025年5月业绩战报,申通、韵达、圆通单票收入分别为1.95元、1.92元、2.12元。
这还是考虑到外卖业务普遍送货距离在5km以内,而即便在上海这种零售发达的城市,闪购大量的订单距离都超过了5KM甚至是10公里,履约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成本的影响会直接反馈在商品价格上,推动闪购商品价格高于电商平台。目前闪购业务之所以能够吸引消费者,主要是平台为了培养用户习惯而进行的补贴,但未来在平台补贴减少的情况下,用户的需求可能也会大幅减少。
闪购还面临供应链的问题。从供应链上,闪购目前主要集中在超市便利、生鲜、3C 等品类,大件商品难以送货。目前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已经有骑手吐槽自己接到了大件商品的订单,但是电动车根本没办法送货。
另外,在售后问题上,相比电商平台上品牌商家直接开店,闪购商家以线下小门店居多,商品质量隐患被埋下,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出现几方扯皮。
![]()
03 快递公司该如何破局求生?
履约成本高企以及用户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使得闪购在短期内还不足以对传统电商构成实质性冲击,快递公司暂时还能在电商江湖中安稳立足。
然而,趋势已然明朗,本地即时零售已然成为电商下阶段的增长引擎,那么快递公司又该如何在这场电商变革的浪潮中破局呢?
实际上,面对闪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直营制快递和加盟制快递企业的心态完全不同。
对于直营制快递来说,闪购虽然也冲击一部分老业务,但也是新业务拓展绝佳的机会。
原因在于直营快递企业普遍建立了骑手队伍,可以实现无缝衔接。截至2024年底,顺丰同城年活跃骑手数量约100万名,京东旗下的达达集团活跃骑手也达到120万至130万人。这些骑手是本地即时零售业务的生力军。
但是,三通一达这些加盟制快递却难以吃到闪购模式的红利,背后是三大难点。
第一个难点是加盟制快递的优势和闪购模式不匹配,加盟制快递的核心优势在于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而即时零售需要快速响应、精细化运营的本地配送网络。
第二个难点是加盟制快递普遍强干弱枝,对于末端运力的掌控力度非常薄弱。末端加盟商独立经营,快递员是加盟商的员工,快递员不直接受总部管理,因此很难实现即时零售所需的统一供应链和用户体验。
第三个难点是加盟制快递的技术能力也很难满足闪购业务的需求,外卖闪购对技术的要求是以分钟为单位的实时响应和路线规划,相比之下快递还在以天为单位,而且快递末端网点的信息化水平更参差不齐。
因此,如果未来闪购走向主流,对于三通一达这类加盟制快递公司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及时转型建设本地配送队伍,开辟闪购业务新战线,要么是巩固传统快递优势,做大市场份额。
前者的代表是申通,近日申通快递宣布完成对丹鸟物流的收购,从纯加盟走向加盟、直营两条腿走路。而后者的代表则是中通,今年8月中通快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中通将在末端环节重点推进的降本增效与能力提升举措,打造出更具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合作伙伴及快递员网络。
这两种选择,到底谁是正确答案?还是那句话——时间自会给出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