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遇到,在狭小电梯里,广告音量很大,从一楼到几十层楼,同一段广告连续循环很多遍,脑袋被吵得嗡嗡响,现在终于有人出手了。
11月5日,上海嘉定大学生小孔发布了视频,展示他如何用一把网购的“通用钥匙”关停了100多个电梯广告。这是他的一门课程作业,以行为艺术的形式呈现。
![]()
从初中开始,小孔就被迫接受电梯广告。他发现不少居民都对这种“入侵式”广告很不满,但始终没人真正动手关掉。他决定做点什么,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环境。
小孔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到,电梯广告屏里边配有一个手动开关,开关广告屏外壳需要用钥匙打开锁孔。
他就在购物平台上花几块钱买了一把通用钥匙,打开外壳后一按开关按钮,电梯广告就关了。
用同样的方法,他一口气关停了100多个小区电梯楼宇广告。
在小孔看来,电梯广告利用了电梯内狭小空间,通过噪音不断“洗脑”,强迫乘坐者观看广告内容。
真正好的广告应具备大众传播价值,拥有优秀的艺术加工和良好的审美,而电梯广告并不具备这些特质。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以小见大”,表达自己对于电梯广告的不满。
我们每天下班拖着疲惫的身子进电梯,还要被“牙线就用小鹿妈妈”洗脑8遍,孩子写作业都能突然冒出一句广告词。
有人实测数据显示,深圳多个小区的电梯广告最大音量达到76分贝,远超居民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的噪声限值。
小孔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支持者为他叫好,几乎一边倒地把他奉为“反扰民英雄”,称他“做了我不敢做的”,“安广告箱不应该也要征得业主同意吗?”,“扰了民,广告收益我却没看到!”
反对者则认为,他的行为欠妥。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未经授权关闭别人的设备就是违法的。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作为业主也有对电梯享有共同管理、收益的权利。
物业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一个普通中型小区,一年电梯广告收入就能近3万元,加上停车费、快递柜场地费,总收益可能超6万元。这些钱本可以用来补贴物业费、改造小区环境,却常常成了物业的“私房钱”。
近日,就有深圳网友呼吁住宅电梯广告强制静音,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将认真研究市民建议,推动《电梯广告投放管理规范》的修订和实施。同时压实物业服务企业的直接责任,按照业主意见建议调整音量。
小孔的行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共同困扰。电梯广告的噪音不仅侵犯了耳朵,更侵犯了每个人回家路上那片刻的宁静。
一把几块钱的钥匙,关掉的不仅是广告声音,更是在为我们早已被过度侵占的生活空间,争回一点点主动权。
我们并不排斥好广告,我们拒绝的是这种强制“侵入式”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