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涌,夜色如昼。11月9日晚8时整,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灯火照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夜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此盛大启幕。当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运动会开幕的声音响彻全场,体育馆内掌声如潮,随即,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联结三地与全国的体育盛典,在岭南大地拉开璀璨帷幕。
![]()
英歌舞表演亮相开幕式暖场表演。
这是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盛会。
千年历史氤氲出岭南文脉的气象万千:粤剧水袖舞动低回婉转,南狮腾跳尽显刚劲灵动,英歌鼓点铿锵踏出豪迈激昂。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正成为跨越古今的信使,叩响岭南大地上生生不息的文明足音。
![]()
粤剧唱出岭南韵味。
在武术表演环节,来自河南驻马店市羊册镇的18岁习武少年赵航和他的同伴们状态拉满、气场全开,他们已经为开幕式足足准备了5个月,谈到习武对自己的影响,他坦言:“练武术可以锻炼体魄、锤炼意志,让我更加坚强勇敢。”
“醒狮少年”彭永昊来自广州市白云区朝阳莘村,这次是他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第一次参与全国性赛事表演,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他更希望能将家乡的醒狮文化精神传递给全国人民。
![]()
南狮表演跃动全场。
这是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盛大派对。
随着一首广东经典曲目《彩云追月》的优美旋律在会场响起,镜头聚焦在未来感十足的智能机器人身上,他们敲响的正是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青铜器句鑃,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相隔2000多年的梦幻对话。
在时长和人数上做减法,在科技与文化上做加法,让开幕式呈现为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
作为首次“不新建大型场馆”的全运会,整场大会的九成赛场来自“老场馆”改造升级。比如举办开幕式的广东奥体中心,被升级改造为绿色低碳现代体育馆,设计团队在体育场的飘檐上增加了800块光伏板用于发电,折算下来每年的减碳量能达到200吨。
这是一场筑梦大湾、圆梦未来的人文盛典。
本次全运会火炬,火种取自南海1500米深处的“可燃冰”,经苏炳添、张家朗、李祎3位粤港澳运动员火炬手接力传递,在万众瞩目下点燃主火炬塔。火焰冲天燃起,瞬间旋绕出同心圆状的火环,与地面由流水勾勒出的同心圆交相辉映。“历经港澳广深传递,最终在今晚由三地运动员代表共同点燃,这是象征了同心共圆、中华梦圆的超低碳火炬。它以一种磅礴而温暖的力量,为第十五届全运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的理念作出了精彩而美好的诠释。”开幕式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彭高峰介绍。
![]()
十五运会火炬点燃。
压轴时刻,主题歌《天海一心》的旋律如清泉流淌,它突破了传统体育歌曲的激昂范式,而是以水为媒,用温润深沉的曲调诉说家国情怀。在歌手的倾情演绎中,“一滴水”的意象升华为“一片海”的壮阔,恰如粤港澳三地从同根同源到同心同缘,终在时代的浪潮中汇聚成磅礴力量。
这是全国运动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举,更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整场开幕式,既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就的礼赞,更是对“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生动诠释。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心,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意。不论是传统元素的创新表达,还是科技与艺术的深度交融,都彰显着三地文化的气象万千,展现出大湾区的创新活力。
![]()
二十四节令鼓表演。
十五运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粤港澳均派出最大规模代表团参赛。从1959年首届全运会践行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如今粤港澳三地联手举办高标准、现代化的赛事,这场持续了66年的体育长跑,也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崛起之路。
今夜,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交叠旋转而成的会徽“同心”盛放,开幕式上三地同升国旗、同唱国歌,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全运盛会,三地同步同启。
![]()
今夜,全运圣火已经点燃,不仅照亮了竞技赛场,更点燃了三地同心的梦想。未来10余天,这场体育盛会将继续释放促进区域融合、激活经济动能、增进民生福祉的能量,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注入强大动能。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晓雅 杨钰莹
原标题:灯火耀湾区 同心绘梦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侧记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朱一鸣 编辑:刘婉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