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人民网记者 张聿修
“建议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区所有停车位,如道路两旁的、小区外面的、商场医院地下及周边的所有车位统筹规划,利用人工智能做成智慧停车位,同时多增设充电桩,按区域位置、实践段分别收费,解决停车难问题。”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停车场规划建言献策。
![]()
网友留言截图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回复该网友留言,介绍停车治理工作进展,并逐一回应网友建议。回复中表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停车难”问题,2023-2024年通过新建停车场、共享机关及小区泊位等措施,累计新增泊位4.25万个,较好地完成试点任务。2025年,呼和浩特市制定《停车服务试点实施方案(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新增10.98万个泊位,构建“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补充”的停车体系,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对留言作出答复
关于统筹规划车位,呼和浩特市计划开展停车资源普查工作,拟利用1年时间摸清全市公共、专用及路内路外泊位底数,建立电子台账;已编制《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2023—2035年)》,将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科学布局停车设施;并选取部分医院、学校等区域为试点,推行“一区一策”精准治理。
关于增设充电车位,呼和浩特市严格落实规定,新建公共停车场按不低于10%比例配建充电桩(枪),既有收费停车场同步补建。目前全市公共收费停车场已安装充电桩2850余个,后续将优先在需求集中区域(如医院、商圈)增设。
关于智慧停车,已建成“爱青城—智慧停车”平台,覆盖518处公共停车场、基本实现查询、预约、支付等功能。下一步将拓展覆盖范围(如路侧泊位),并优化智能服务。
关于分段收费与资产管理,正制定差别化收费方案,拟按区域、时段、计费时长分级收费(如免费时长延长至30分钟),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供需;政府投资的停车场收益上缴财政,社会资本项目自主经营。将结合网友建议,在后续探索中参考,推动资产整合与市场化融资。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持续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年内完成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印发,扩大共享泊位与智慧平台覆盖;优化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执法管理,保障市民停车权益。
让城市更加美好,您还有哪些好建议?欢迎来“领导留言板”说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