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产业快速迈向电动化、智能化的今天,车载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汽车零部件的"保护壳",钣金外壳不仅需要满足严格的汽车行业标准,更要适应复杂的车载环境。青岛勤为径设计有限公司凭借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专业积累,为车载设备提供符合严苛标准的钣金外壳解决方案。
一、材料创新与严苛环境适应性
汽车零部件需要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勤为径通过材料创新和精密设计,确保产品满足车载环境的特殊要求。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外壳设计中,团队开发了专用的阻燃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在保持良好机械性能的同时,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可在发生意外时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外壳内部采用多层隔热结构,通过精确计算的空气隔热层和相变材料,将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经过测试,该设计使设备在-40℃至125℃的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稳定运行。
针对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防护需求,团队创新性地采用铝合金压铸与钣金复合结构。外壳主体采用ADC12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电磁屏蔽性能;接口部位使用不锈钢钣金件,确保多次插拔后的连接可靠性。这种复合设计使ECU在发动机舱高温、高振动环境下仍能保持优异性能,使用寿命超过10年。
二、振动防护与结构可靠性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持续振动是影响设备寿命的主要因素,勤为径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提升产品的抗振性能。
在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计外壳时,团队运用有限元分析优化内部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多个缓冲支撑点,将振动能量有效分散。关键连接部位采用柔性连接设计,使用特种硅胶减振垫,使设备在随机振动测试中的性能表现超出行业标准30%。实际路测数据显示,该设计使设备在恶劣路况下的故障率降低了70%。
在自动驾驶传感器外壳的设计中,团队开发了主动防共振结构。通过精确计算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在外壳内部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有效避免了共振现象。精密的密封设计和防松动结构,确保了传感器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内的测量精度。该设计已通过ISO 16750标准的振动测试认证。
三、环境密封与防护等级
车载设备需要应对雨水、灰尘等复杂环境,勤为径通过创新的密封设计确保产品的防护性能。
在外后视镜摄像头外壳项目中,团队设计了多道密封系统。采用硅橡胶密封圈与迷宫式防水结构相结合,实现了IP6K9K的最高防护等级。特殊的疏水涂层设计,使摄像头镜头在雨天也能保持清晰视野。经过模拟暴雨环境的测试,该设计确保了摄像头在极端天气下的正常工作。
针对车外安装的设备,团队开发了智能压力平衡系统。通过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膜结构,平衡外壳内外气压,同时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这种设计有效解决了温度变化导致的"呼吸效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电磁兼容与信号完整性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电磁兼容性成为关键指标,勤为径在此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
在5G车载通信设备外壳设计中,团队采用了分区屏蔽方案。通过精确计算不同频段的电磁特性,在外壳内部设置多个独立屏蔽舱。接缝处使用具有高导电性的电磁密封衬垫,确保在2GHz至60GHz频段内的屏蔽效能达到60dB以上。这种设计使设备在复杂的车载电磁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质量。
对于车载雷达传感器,团队创新性地将天线结构集成到外壳设计中。通过精确的仿真计算和多次实测优化,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最佳的辐射特性。特殊的透波窗口设计,使雷达波束几乎无损耗地透过外壳,确保了传感器的探测精度。
五、轻量化与安全平衡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是汽车零部件设计的重要目标。
团队通过拓扑优化技术和新型材料应用,在某型车载电源外壳设计中实现了突破。通过分析受力情况,在非关键部位进行减薄设计,在应力集中区域进行强化。最终在保持相同防护等级的前提下,重量减轻了35%,为整车轻量化做出了贡献。
在材料选择上,团队率先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高端车载设备外壳。通过特殊的铺层设计和成型工艺,在保持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比传统金属材料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强度。某型车载智能终端采用此材料后,在保持防护等级的前提下,重量减轻了50%。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