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不是死,是活着却没人记得。
![]()
![]()
昨晚,北京朝阳区72岁的李大爷在抖音直播做电子相册,10万人围观,冲上热搜。
导火索是他把过世老伴的照片剪成3分钟短片,弹幕瞬间刷屏:原来老人也会玩转特效。
别再被“孤寡老人”四个字骗眼泪了。
中国老年学会刚出的数据啪啪打脸:60-69岁里七成多老头老太太靠短视频学新技能,三年翻了三倍。
李大爷就是朝阳区“银龄数字生活”班第五万名毕业生,人家毕业作品是给老伴办一场线上影展,点赞比小年轻跳舞还多。
会玩手机就能赶走孤独?
日本《老年医学》6月论文说,定期出来混的老年人,痴呆率直接砍四成。
国内跟着抄作业,上海“时间银行”上线,2.3万老人存时间换服务,今天帮别人买菜,明天别人陪自己看病,算盘打得精,情绪价值拉满。
再说身体。
国家老年医学学会白皮书写得明明白白:一周打三次太极拳,药钱省三成五。
李大爷每天六点在小区花园带练八段锦,队伍排到马路对面,物业干脆把喷泉关了给他腾地儿。
有人担心“老死”二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病房里,签了生前预嘱的老人,对死亡焦虑值掉一半。
李大爷早签好了,还录了段Rap当遗言:别哭,记得把相册循环播。
儿女那边也省心。
北师大调研,六成家庭搞“亲密有间”——各住各的,家庭群偶尔响一下,不催婚不催生,节假日聚一顿,散伙各回各家,矛盾少一半。
李大爷闺女在群里甩个表情包:爸,今天相册BGM太土,换首周杰伦。
最硬核的是再就业。
老年人才网挂简历半年,80万注册,23%的技术爷直接返聘。
李大爷退休前是修飞机的高级钳工,现在每周去航模俱乐部带徒弟,月薪八千,比养老金还高,学生喊他“李工”,不叫爷爷。
所以别再刷“老人好惨”了。
人家忙着打卡、直播、收徒弟,顺便把死亡预习得明明白白。
真要说担心,就担心自个儿到那天会不会连App都不会更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