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十年前最富有的100个中国人,数十位已跌落神坛!逐一盘点,触目惊心!》一文中,香江雨哥曾提及“世界铜王”王文银已深陷“失信+被执行+限高”困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曾杀进国内富豪榜前十名的“大佬”,王文银已经连5000元都还不上了。
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大涨,国际铜价也是一路攀升至86000多元/吨,与铜相关的一些公司净利润也纷纷大幅增长:江西铜业增20.85%,中国铝业20.65%,紫金矿业55.45%,而洛阳钼业更是暴增72.61%……
如此红利期,大伙都赚得盆满钵满,却有一家企业仍在债务泥潭里苦苦挣扎,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还曾因手握3000万吨铜而拥有“铜王”之称。这究竟是怎么了?家里不仅“有矿”,而且是储量可观的“巨矿”,照理说应该富可敌国了,但王文银和正威怎么就走到今天了?
“铜王”炼成记:14年时间缔造世界500强巨头,巅峰期风头盖过华为
资料显示,王文银1968年3月出生,安徽安庆人,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曾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广东省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宜商总会会长。
1989年,王文银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1993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工作。但没多久,王文银就扔掉了令人艳羡的国企“铁饭碗”,带着500元南下深圳。
起初,王文银在一家做灯泡的外企工作,后又到一家电线厂管理仓库。因工作表现突出,他一年连升7级,到年底就变成了总经理助理,年薪由1万涨到10万,第三年更是被其他公司以百万年薪挖走。
但打工三年后,王文银还是决定自己创业。他创办了携威电线制品厂,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发展后,迎来了第一次考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很多同行陷入困局,纷纷抽身逃离,但王文银却选择逆势抄底,通过分期贷款大举购入100台机器。
这场豪赌让王文银的电线厂规模迅速扩大,而金融风暴也淘汰了很多竞争对手,他的工厂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广东最具实力的电线生产商之一。
创业仅4年后,王文银旗下几家工厂总资产已超10亿元,业务涵盖电缆、塑胶和铜材加工等。
王文银的第二次豪赌是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铜矿价格大跌,他的业务也遭重击,但他再次逆势操作,向上游进军,在全球范围内“囤了300多万吨的矿产资源”。“非典”过后铜价猛涨,他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8年金融危机时,铜价跌至2万元/吨的历史低位,其他企业都在减产、限产。但王文银又“在全世界到处捡便宜,收购了几十个矿山”。
经过多年发展,正威集团2013年营收达2338亿,并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此后十年,正威年年上榜,营收也增长了3倍,2022年达到7500亿,还力压华为和腾讯,登顶广东民营企业100强榜首。作为公司创始人的王文银,身价也飙升至千亿量级,成为各类富豪榜的常客。
高光时刻,正威国际集团曾对外宣称,公司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第一,员工超过3万人。
更令人惊叹的是,正威声称拥有高达1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江苏省面积)的探矿权,掌握着二十多个国家多座矿山、约2400-3000万吨的铜矿总储量,探明矿产资源储量价值达10万亿元。
风光背后重重疑云:铜矿数据无从验证,真实业务规模也曾广遭质疑
行事颇为高调的正威和王文银,虽然到处攻城略地、各种荣誉加身,但长期以来也备受争议。
首先,正威集团巨量的矿产数据背后,一直缺乏独立验证,坊间普遍认为是“泡沫”和“吹嘘”。
3000万吨铜,约为中国储量的30%,全球储量的4.3%,但市场机构始终无法确认正威的矿藏究竟在何处,比獐子岛的扇贝还要“神秘”。
对此,正威旗下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曾撰写一篇3000字的长文,夸赞公司和老板的成就,但绝口不提矿产具体所在,还怒怼股民:“偏偏生为骡马的总爱关心在罗马的事情”。
![]()
其次,正威的业绩规模亦有夸大之嫌,利润率则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自2008年以来,正威业绩之所以能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主要依靠铜期货交易。正威靠左手倒右手、内部消化,直接推高了营收,顺手还能将应收账款打包融资。
此后,这条贸易链上又加入了地方城投和上市公司。比如因财务造假退市的易见股份,正威曾是其大客户,一批货物从上游买,往下游卖,合作金额达24.16亿,直接通过仓单交易,连货都不用动。
2021年正威申报世界500强时,净利润仅为125亿,依照其宣称的7000亿营收计算,利润率不足2%。甚至有分析指出,正威实际利润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可能只有区区1亿左右。与之相比,材料行业的其他企业利润率却高得多,四川国光农化、浙江龙盛集团的利润率均超过20%。
此外,正威还被质疑以建工业园区之名倒腾土地。据报道,正威利用“世界500强企业”的声誉和地方政府渴望引资、上项目的急切心理,打着深圳产业向外转移的口号,四处投资,通过签署巨额项目合同,在全国各地囤积了上万亩土地。
冲着大手笔的投资,地方给予的土地价格往往比较实惠。正威既可以通过快速修建厂房,用土地和厂房等资产做抵押,打通融资通道,也可以转手卖地,赚一笔差价。
2013年,正威在兰州建工业园区,旗下房地产公司开始在当地拿宅地,且在2年内顺利拍下19块地。后来,这19块地卖给了恒大。保利、中南建设及不少地方房企,都在王文银手中拿过地。
净顾着当土地贩子,工业园没效益怎么办?正威的“演技”也是一流的。有政府领导要来视察,就抓紧从其他地方运来铜锭,员工们集中在厂房里营造热火朝天的生产氛围,甚至连清洁工阿姨都上阵了。
谎言总有被戳破的一天,纸糊的“商业帝国”终究不是“真老虎”。如今,王文银和妻子背负着超百亿债务,被法院贴上了“老赖”的标签,手中股权早已被冻结,名下资产几乎被“全部划走”。天眼查信息显示,正威集团终本案件90起,关联总金额99.8亿,而最小的一笔金额只有5000元(约为60公斤铜的价格)。
![]()
N年前,王文银曾送给许家印一幅对联,并将恒大和正威的名字嵌在其中,上联为“英雄无悔三十年,打造万亿恒大”,下联是“伟业有成八千里,纵横九州正威”,横批“所向披靡”,尽显志得意满之态。2018-2021年间,王文银通过正威集团向恒大注资超1300亿元。
没想到,后来恒大真实现了“万亿”,但却是惊人的负债额2万多亿,许家印77亿美元全球资产已于今年9月被接管,而曾经“纵横九州”的正威,也早已不复往日的巨头风采。
世事难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