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建筑业那点事儿)
前段时间,杭州市住建委发了一个关于高级职称造假的通报:8名申报人员在2024年度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申报中涉嫌材料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7人造假的内容,都集中在了业绩上。
![]()
这事儿其实一点不奇怪,在咱们这行,职称这东西有多重要,不光是关系到你个人的钱、晋升,很多时候,公司能不能接大项目、资质够不够,就看你有多少个“高工”。
所以人人都想往上评。你想评高工,得看学历、年限、论文、继续教育……一大堆。但说实话,哪个分量最重?肯定是业绩。
道理很简单,学历证明你考试厉害,论文也可能只是理论,唯有这个业绩才是你实打实干过啥项目,证明你干过也干成了。
也就因为这个,业绩成了造假的“重灾区”。为啥?因为别的不好造假啊!你的学历、证书,现在全都联网了,一查就一个准,想造假门都没有。但“业绩”这事儿,以前查起来就比较模糊。
这里面的信息不对称太严重了,能“包装”和“美化”的空间也太大了。所以杭州造假都栽在这上面,我只能说,太有代表性了。
所以,这次通报的真正意义在哪?重点不是抓了这几个人,是放出来的风声。
以前的职称评审,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交材料,我来看,差不多就过了(当然还有好多人情关系在里面)。但现在不一样了,这是在往严查里面走!更重要的是,他预示着一种倒查机制,可能要常态化了。
啥叫倒查?意思就是,别以为你材料交上来了就完事了,监管部门会用各种办法,去挖你这些业绩的底。
他们可能会去查你的社保记录,看你报的这个项目经历,跟你那段时间的任职公司、社保缴纳单位对不对得上。或者更狠一点,直接去调项目的中标文件、合同、竣工验收报告,看上面项目负责人这些栏里,到底是不是你。
这么一搞,压力一下就上来了!肯定能吓住一批人。尤其是那些以前靠着假的业绩混上岸、已经拿到证的人,估计现在心里都开始发慌了。
万一哪天被倒查回去……先拿证再说这套侥幸心理,以后怕是玩不转了。这对整个行业的风气是天大的好事。以前大家总想着怎么“做材料”,怎么把材料做得“漂亮”。
以后这条路一堵死,大家的心思不就得老老实实放回做项目上了吗?还有那些帮人写论文、包装业绩的灰色产业,严查和倒查,摆明了就是要砸他们的饭碗。
说真的,杭州这事,我觉得只是个开头。以后全国各地只会越来越严,各种数据联网核查的手段也会越来越智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