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浙江的寺庙,多数人先想到普陀山的香火鼎盛、灵隐寺的禅意幽深——却鲜少有人知道,在台州温岭长屿硐天的八仙岩景区里,藏着座叫万佛寺的“悬崖奇寺”。它不像普通寺庙那样卧在平地,而是整座嵌在青灰色崖壁上:红墙黛瓦顺着山势层层叠叠,石阶像挂在悬崖上的绸带,远看像缩小版的布达拉宫,近看每一步都踩着“险与静”的碰撞。没有拥挤的香客,只有风吹过崖壁的“簌簌”声和钟声的回响,逛一次像闯进了“悬在半空的佛国秘境”。
![]()
一、为什么说它是“浙江小布达拉宫”?悬崖上的建筑藏着巧思
第一次远远望见万佛寺,会被“红与灰”的碰撞震撼——青灰色的八仙岩崖壁像块巨大的画布,万佛寺的红墙像凝固的火焰,一层叠一层往上铺:最低处是山门,中间是大雄宝殿,最高处是观音阁,连廊和石阶绕着崖壁蜿蜒,像给悬崖系了条“红丝带”。
这种“依山而建、层级错落”的布局,像极了西藏的布达拉宫,却多了江南的灵秀:
• 建筑“贴”着崖壁长:没有打地基的笨重,殿宇的一半“嵌”在崖洞里,一半悬在半空,比如大雄宝殿的后墙就是天然崖壁,工匠只在前方砌了红墙、架了木梁,既省料又借了崖壁的“天然屏障”,雨天不漏水,夏天还阴凉;
• 石阶“挂”在悬崖上:从山门到观音阁的石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顺着崖壁起伏,有的地方陡得要扶着栏杆走,低头能看见脚下几十米的山谷,却一点不慌——栏杆是用本地青石砌的,磨得光滑温润,握着像抓着“崖壁的手”;
• 红墙“映”着光影:晴天时,阳光斜照在红墙上,影子落在崖壁上,像流动的画;阴天时,雾气绕着红墙转,寺里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连红墙都透着股“仙气”,这是布达拉宫少有的江南柔意。
![]()
二、逛万佛寺:这3处“必体验”,藏着悬崖寺庙的魂
万佛寺不大,却“一步一惊喜”,逛遍核心区域只需1.5小时,重点别错过这3处,才能懂它的“险与静”:
1. 走“悬崖石阶”:每一步都是“悬在半空的心跳”
从景区入口到万佛寺山门,要先走一段“崖壁步道”——这是逛万佛寺的“开胃菜”:步道宽不足2米,一侧是崖壁,一侧是护栏,护栏外就是山谷,走在上面,风从山谷里吹过来,带着草木的清香,偶尔能看见松鼠从崖壁的石缝里窜出来。
最妙的是“转角惊喜”:走到步道中段,会遇见一处“观景台”,站在这里能俯瞰万佛寺的全景——红墙层层叠叠嵌在崖上,石阶像银线把殿宇串起来,远处的长屿硐天景区里,硐群(人工开凿的石窟)像蜂窝一样藏在山里,山脚下的稻田泛着绿,天地间的“险与柔”全在眼前。
继续往上走,就到了“大雄宝殿”前的石阶,这里最陡,有36级台阶,每级高15厘米,走的时候要低着头,扶着旁边的红墙,等站在殿门口回头望,才发现自己已经“悬”在半山腰,山谷里的风把衣角吹得飘起来,连呼吸都觉得“轻了几分”。
![]()
2. 拜“崖洞观音”:在天然崖洞里遇见“温柔”
万佛寺最特别的殿,是最高处的“观音阁”——它不是传统的木构建筑,而是直接利用了崖壁上的天然大洞:洞高10米,宽8米,观音像就立在洞中央,高5米,是用汉白玉雕的,衣袂飘飘,眼神温柔得像能接住山谷的风。
站在观音阁里,能感受“天然与人工的融合”:洞顶的钟乳石垂下来,像天然的“华盖”;阳光从洞顶的小缝隙照进来,落在观音像的衣摆上,像撒了层碎金;洞壁上刻着“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字样,是清代工匠凿的,字迹虽有些风化,却透着股“虔诚”。
如果赶上雨天来,观音阁更妙:雨水顺着洞顶的缝隙滴下来,落在阁前的石缸里,“滴答”声混着钟声,像在念“无声的经”。有次雨天来,看见一位阿婆坐在阁前的石凳上,手里捻着佛珠,闭着眼睛听雨声,那一刻,连时间都好像停了。
![]()
3. 吃“崖边斋饭”:在红墙下尝口“山的味道”
万佛寺的斋饭,藏在山门旁的“斋堂”里,20元一位,没有复杂的菜式,却全是“山里的新鲜”:
• 清炒笋片:用八仙岩附近的春笋,脆嫩得能掐出水,只放了盐和少许香油,鲜得能吃两碗饭;
• 凉拌木耳:崖壁上长的野生木耳,泡发后拌上醋和蒜末,爽脆解腻;
• 菌菇汤:几种野生菌菇一起煮,汤是乳白色的,撒上葱花,喝一口全身暖,连碗底都想舔干净。
斋堂的窗户正对着崖壁,吃着饭能看见外面的红墙和石阶,偶尔有僧人从窗前走过,脚步轻轻的,不打扰。吃饭时没有规矩,却没人大声说话,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响和窗外的风声,这份“安静的烟火气”,是城里餐馆没有的。
![]()
三、保姆级攻略:怎么去、怎么玩才省心
1. 交通:从温岭市区出发,1小时直达“悬崖佛国”
万佛寺在温岭长屿硐天八仙岩景区内,交通不算绕,自驾、公共交通都方便:
• 自驾(推荐):从温岭市区出发,走城西大道转大石一级公路,到“长屿硐天八仙岩景区”门口,全程约30公里,1小时到达,景区停车场10元/天,停好车步行5分钟到景区入口;
• 公共交通:从温岭汽车站坐“温岭—长屿”的公交(5元/人,40分钟),在“长屿硐天八仙岩站”下车,步行10分钟到景区入口,适合无车党;
• 外部交通:从台州椒江区出发,走台州湾大桥转大石一级公路,全程约50公里,1.5小时到达,适合周边城市游客周末短途游。
![]()
2. 门票&时间:含在景区票里,春秋季最出片
• 门票:万佛寺不单独收费,包含在“长屿硐天八仙岩景区”门票内,景区门票40元/人(学生半价,60岁以上老人免票),性价比超高;
• 开放时间:8:00-17:00(4-10月),8:30-16:30(11-3月),建议上午9点或下午2点去,避开正午(阳光直射崖壁,晒得晃眼);
• 最佳季节:
◦ 3-5月(春季):崖壁上的野花盛开,山谷里的草木发绿,雾气多,观音阁像在云里,适合拍“仙气照”;
◦ 9-11月(秋季):天气凉爽,不热不晒,夕阳照在红墙上,像给红墙镀了层金,傍晚逛寺最舒服;
◦ 避开6-8月的台风季(可能闭园)和12-2月的寒冬(崖壁风大,冷得刺骨,石阶可能结霜打滑)。
![]()
3. 必带装备&注意事项
• 装备:
◦ 穿防滑运动鞋(悬崖石阶多,雨天或结霜时超滑,别穿凉鞋、高跟鞋,避免摔跤);
◦ 带相机或手机长焦镜头(拍万佛寺全景、崖洞观音细节,普通手机拍不清远处的红墙层级);
◦ 备薄外套(山区早晚温差大,哪怕夏天,傍晚崖壁风也凉,春秋季更要带);
◦ 带小背包(装手机、纸巾、水,逛寺时会渴,别带太多东西,累手)。
• 注意事项:
◦ 安全第一:走悬崖石阶时别靠护栏太近,别跑跳,带孩子的话一定要牵好;
◦ 尊重寺庙规矩:进殿脱帽,不穿短裤短裙,不随意触摸佛像、刻字;
◦ 联动游玩:八仙岩景区里还有“石文化博物馆”“八仙洞”,逛完万佛寺可以一起逛,1天能玩遍景区;
◦ 别错过夕阳:下午4点后到观音阁,能看见夕阳从崖壁西侧照过来,红墙被染成金红色,拍照绝美,记得提前找好角度。
![]()
四、私藏体验:这样玩,才算懂万佛寺
• 清晨听钟:早上8点刚开门就来,此时雾气没散,寺里只有僧人在做早课,钟声从观音阁飘出来,绕着崖壁转,站在步道上听,心里的烦躁像被“钟声吹走了”;
• 跟僧人聊崖壁:寺里的老僧人熟悉崖壁的故事,比如“观音阁的洞怎么形成的”(说是古代采石留下的)“红墙用的是什么砖”(本地红砂岩烧制的,耐风雨),聊完会觉得“每块砖、每块石头都有故事”;
• 拍“红墙光影”:中午11点左右,阳光斜照在大雄宝殿的红墙上,影子落在石阶上,像“天然的几何画”,穿件浅色衣服站在影子里拍照,红墙、光影、浅色衣,出片率超高。
写在最后:万佛寺的美,是“险与静的碰撞”
比起普陀山的“热闹祈福”,万佛寺的美藏在“小众的静谧”里——它没有“网红打卡点”的噱头,却有“悬崖佛国”的独特;没有拥挤的香客,却有“钟声绕崖”的治愈;没有华丽的殿宇,却有“红墙嵌崖”的视觉冲击。
在这里,你不用挤着拜菩萨,不用赶行程打卡,只需站在悬崖石阶上,看红墙层层叠叠,听风穿过崖洞,等钟声漫过山谷,就会明白:有些寺庙,不是为了“求神拜佛”,而是为了让你在“险与静”里,找到心里的那份“平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