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台北马场町秋祭上。
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走进了一个蓝营以往很少涉足的场合,还当着众人的面三次深鞠躬,公开提及过往两岸交流的努力,释放出“正视历史、推动和解”的信号。
邱毅看完录像后红了眼圈,承认自己一开始看错了人;蔡正元则毫不客气地直接“开火”,说郑丽文“要投降”;而卢秀燕,干脆一句话都没说。
纪念白色恐怖的秋祭,撕出了蓝营的路线矛盾,这场纪念活动,究竟是一次路线的突破,还是一场政治试水?郑丽文的举动,能否撬动中国国民党真正的变革?
![]()
郑丽文马场町深鞠躬,打破蓝营“沉默传统”
2025年11月8日,在马场町秋祭现场,郑丽文三次鞠躬,每一下都超过90度。
她站在白色恐怖纪念碑前,话不多,却句句有分量。她提到了连战的“破冰之旅”,也说到了马英九任期的“两岸春暖花开”。
她不是在讲过去,是在提醒蓝营,历史不只是回忆,更是现在的起点。
这是国民党高层第一次正面回应所谓“白色恐怖”议题,过去这类纪念活动,蓝营往往保持距离,担心被绿营“抹红”。
但郑丽文显然不打算再绕着走,她选择正面上阵,把“历史和解”绑上“两岸和平”,试图重塑蓝营的历史立场。
![]()
秋祭活动的主办单位也站出来澄清,祭奠的对象是白色恐怖时期的受难者,不是绿营炒作的“情报人员”。这种澄清,既是对绿营话术的回击,也为郑丽文的行动提供了道义支撑。
更有意思的是,岛内的统派学者吴荣元直接称这次出席是“蓝营的历史性回归”,不只是象征意义,更像是一次路线上的转舵。
他认为郑的行为是把国民党从过去的“回避态度”中拉了出来,迈向一种更开放、敢于面对的政治态度。
可以说,这一次的鞠躬,打破了蓝营几十年对历史话题的集体沉默,也让党内外都开始重新审视:国民党,到底要走哪一条路?
![]()
邱毅眼泪落下,蔡正元冷嘲热讽
郑丽文的举动不仅打破了外界对蓝营的固有印象,也让党内路线分歧彻底曝光,最先“变脸”的是邱毅。
曾经公开批评郑丽文“重用旧派”的邱毅,在看完秋祭画面后,居然发文落泪。
他说自己当初误判了郑,看到她鞠躬那一刻,眼泪止不住。
这种情绪转向并非空穴来风,邱毅曾经因为揭弊风波入狱七个月,对蓝营高层的冷漠心知肚明,对“还历史一个公道”的话题也格外敏感。
他的落泪,既是情感释放,也是对郑丽文行动的一种认可。他称赞郑是“有胆识的女人”,甚至用“女英雄”来形容。
![]()
蒋万安以及侯友宜也纷纷做出表态,蒋万安直言“要纪念那些牺牲奉献的前辈”,侯友宜则强调相关的纪念活动,都是符合岛内多数的期待!
而另一边的蔡正元,则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态度。他在节目中炮轰郑丽文“不去中山馆,却跑去马场町”,甚至说国民党是不是要“改名投降党”。
这种语言,火力全开,却也暴露出他对蓝营内改革路线的强烈不满。
蔡正元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不小争议,不少网友反批他“格局太小”,只会“博眼球”。
他长期以媒体人身份制造话题,常常站在风口浪尖,但这次的发言却显得有些脱离现实。比起理性讨论,他更像是在用历史话题来维持自己的曝光度。
![]()
从邱毅的“泪眼朦胧”到蔡正元的“怒目而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其实反映出蓝营内部对未来方向的严重分歧。
一部分人希望翻篇,正视历史,争取中间选民;另一部分人则宁可固守旧有立场,也不愿冒险改革。从外界看,这种撕裂感已经不再是暗流,是摆在台面上。
卢秀燕“无声胜有声”,绿营趁机猛攻
蓝营的人士相继表态,不少人也把目光转移到了卢秀燕的身上,然而卢秀燕却选择了沉默。
作为蓝营“地方共主”之一,卢秀燕被视为未来有机会问鼎更高位的潜在人选。然而,她既缺席秋祭,也未对郑丽文的举动发表任何看法。甚至早在郑丽文就任主席时,她就未亲自出席典礼。这种回避,显然是有政治考量的。
卢秀燕长期以来塑造的是“温和、理性、不惹事”的形象,深受中间选民欢迎。但她对“历史议题”一贯低调,显然不愿卷入统独争议。
![]()
问题是,在蓝营路线重新定位的关键时刻,如果连核心人物都选择沉默,那蓝营的改革到底能走多远,就成了一个问号。
绿营方面则抓住时机猛攻,民进党发言人戴玮姗指控郑丽文“配合统战”,还有立委王定宇干脆直接扭曲秋祭对象,把受难者说成“中共情报人员”。这些言论,显然是一场舆论操作。
绿营惯用的战术,在这次也没有例外。他们将历史纪念活动标签化,用“统战”来转移焦点,试图把郑丽文拉入舆论泥潭。这种方式虽然老套,但在岛内媒体环境下,却依然生效。
面对绿营的攻击和蓝营内部的不统一,郑丽文的处境并不轻松。但尽管困难重重,她仍旧坚持,人们称其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巾帼女英雄”。
![]()
结语:一场秋祭,看穿一场政治大戏
马场町这一鞠,鞠出了一个政党的路线困境,也照出了一个社会的认知裂痕。
邱毅的眼泪是情绪的释放,蔡正元的怒火是固守旧观的挣扎,卢秀燕的沉默则是政治算计下的保守选择。而郑丽文,站在风口浪尖,试图用一个动作唤醒一个政党的历史勇气。
从更大的角度看,台湾地区的历史,是复杂的,是多维的。但如果一个政党总是回避,就永远无法赢得信任。如果只靠情绪输出,不去面对现实,那这个政党的未来,也不会比现在更稳。
郑丽文这次的动作,能不能成为中国国民党转向的起点,现在还不好说。
![]()
但可以确定的是,历史这道题,绕是绕不过去了。谁敢正面应答,谁就可能赢得明天。而这场围绕秋祭展开的政治风波,还远远没有收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