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功为一患者实施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下胸椎管狭窄微创手术。
患者,女,82岁,T10/11黄韧带钙化并椎管狭窄,且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术前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如果实施开放性手术需行全身麻醉下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治疗,由于患者年龄大、耐受差,手术失败率极高,经过科室讨论后决定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手术由郝清海副主任医师主刀,在刘涛副主任医师配合下顺利完成UBE内镜下的黄韧带钙化物去除,椎管扩大,脊髓减压治疗。手术切口约1.5cm,且能保留患者的运动单元,术后患者无明显腰背痛症状,神经功能有极大恢复,可自主下地行走,疗效确切,患者及家人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
T10/11黄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严重,脑脊液不通畅
![]()
术中定位、植入UBE内镜及内镜下减压完成后脊髓膨隆情况
![]()
术中操作脊柱内镜
![]()
患者术后复查CT及MRI均显示脊髓无明显受压,脑脊液通畅,术后患者下肢肌力级感觉明显恢复,已能下地行走
黄韧带钙化引起胸椎管狭窄手术比较复杂,此类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团队实施,常需结合显微镜或内镜辅助技术以提高操作精准度。UBE内镜技术在治疗胸椎黄韧带钙化所致椎管狭窄中具有显著优势。(1)双通道可视化操作:通过内镜通道与器械通道的独立设计,可同时实现清晰视野与精准操作,避免传统单通道内镜的“筷子效应”,便于复杂骨化物的切除;(2)微创减压与脊柱稳定性保留:仅需2个约1.5cm的切口即可完成减压,无需广泛剥离椎旁肌,最大限度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及骨性结构,降低术后脊柱失稳风险;(3)精准骨化物处理:配合超声骨刀、高速磨钻等专用器械,可在水介质环境下实现钙化组织的“蚕食式”切除,减少对脊髓的牵拉和热损伤;(4)术中实时监测与安全性提升:内镜下可清晰辨别硬膜囊、神经根与骨化物的界限,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显著降低神经损伤发生率;(5)适应症拓展:对于高龄、骨质疏松及多节段狭窄患者,UBE技术可通过分期或联合手术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与耐受性。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继颈椎Key-hole、腰椎间盘单孔/双孔镜下髓核摘除及融合手术以来,又独立自主开展的一项高风险微创新技术,标志该院脊柱内镜技术迈上新台阶。此项技术的应用为胸椎黄韧带钙化这类高难度手术提供了新的微创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合并基础疾病的高危患者。
(通讯员 刘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