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近日,第十八届文华奖获奖名单公布,演员赵文瑄凭借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编剧、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执导的话剧《鳄鱼》中,对主角“单无惮”的出色演绎,获得“文华表演奖”。赵文瑄成为文华奖自1991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台湾演员。此外,话剧《鳄鱼》由央华戏剧联合大麦Mailive、上海大剧院、保利制作出品,作为民营剧团参赛并获奖,同样创造了历史。
![]()
“我很意外,虽然入行三十多年,但我是一个剧坛新人。”得知获奖后,赵文瑄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并引用了当下流行的“不配得感”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尽管拥有丰富的影视表演经验,但《鳄鱼》是他的第一部话剧作品。他自觉仍有进步空间,获奖对他而言“是一个荣誉,主要是一个鼓舞”,给予他继续挑战戏剧舞台的勇气和信心。
196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的赵文瑄,并非表演科班出身。1992年,他因一口流利的英语被导演李安看中,出演电影《喜宴》,自此踏入影视圈。此后,他在《大明宫词》中一人分饰薛绍和张易之两个角色,以其独特气质和演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曾五次饰演孙中山,成为这位历史人物的“银幕代言人”;并凭借在《辛亥革命》中的表演,入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
在接演《鳄鱼》前,赵文瑄经历了一段较长的休整期,甚至一度萌生退休想法。话剧《鳄鱼》的邀约,成为了他表演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对比影视表演,赵文瑄深刻体会到话剧舞台对演员专注力的极高要求。“演影视的话,几分钟的一个镜头就算是长的了……我只要在那一小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就行了。”他坦言自己从小就有精神不集中的毛病,但话剧演出要求演员在数小时内全程投入。经过两个多月的系统排练,他从需要旁人提醒才能回神,进步到能专注完成整幕戏,他将此归结为“被环境逼迫出的能力”。
此外,声音是他面临的另一大挑战。起初,他因自己的台湾口音感到犹豫,但导演王可然告诉他,相较于口音,真诚表达人物情感更为重要。为此,赵文瑄付出了巨大努力,住在带露台的旅馆里每日大声练习台词。他发现:“经过练习,一个人的音色是可以改变的,或者是有很多种变化的可能。”
谈及对《鳄鱼》主角单无惮的理解,赵文瑄认为这一复杂角色的核心特质在于“明白”。“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很清楚自己做了这些事情以后的后果,然后勇于承担这个后果,只是他好像被一种宿命般的力量一步一步推到这个错误的一条路上去了。”他特别注意到角色在极端情境下仍保有莫名的幽默感,这种矛盾性成为他揣摩人物心理的钥匙。
首次参演话剧,赵文瑄认为自己“很幸运能遇上这样的团队”。他将导演王可然带领的央华形容为一个“非常清新、非常温暖,像大家庭一样的团体”。为了塑造好角色,赵文瑄与导演在排练中进行了多维度探索。导演引导他尝试从“尚可救赎”到“罪大恶极”的不同表演方向,通过反复磨合,使角色超越简单的善恶标签,呈现立体的人性。他还特别感谢了同剧演员张凯丽、王菁华在台词处理上给予的指导。
赵文瑄表示,在自己表演生涯的晚期,“虽然体力有点跟不上,但是确实体验到了表演潜能还能再被开发的这种感觉。”这次获奖更坚定了他继续深耕舞台的决心。他透露,未来希望挑战一些“年迈的、有故事的、浪漫的”角色。
作为首位获得文华表演奖的中国台湾演员,赵文瑄对两岸戏剧交流抱有深切期待。他回忆起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舞台剧作品来大陆演出的盛况,也提及大陆话剧《天下第一楼》在台湾引起的轰动。“如果能够有更密切的交流的话,是非常好的事情。”他表示,希望这种交流能让两岸观众欣赏到彼此更多元的表演风貌。
从影坛老将,到话剧新秀,再到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肯定,赵文瑄的演艺之路不断突破边界。
![]()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