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的乌克兰,一些村庄正上演着九名女性仅对应一名男性的现实。 街头几乎看不到年轻男人的影子,他们或身处战场,或已永远逝去。 而留下的女人们,正用被战火灼伤的双手,撑起一个个摇摇欲坠的家。
矿井下的女工与前线的女兵
当男人奔赴战场,女人被迫走进曾经只属于男性的领域。 21岁的卡琳娜一年前还是保姆,如今已成为地下300米矿井中的130名女红之一。 昏暗的灯光下,她操作着传送带,用不到两周的培训时间替代了男性矿工的经验。
同样艰难的还有前线女兵。 超过6万名女性在战场作战,其中1.8万人是母亲。 她们穿着不合身的男式军装,背着相当于自己一半体重的装备。 24岁的茱莉亚因缺乏卫生用品患上膀胱炎,她的姐姐因装备过重落下终身背伤。 由女囚组成的突击队死亡率高达83%,2025年春天,波克罗夫斯克战场发现的47双女式军靴无声诉说着惨烈。
![]()
流亡与留守的双重困境
在波兰边境的难民营,62%的乌克兰难民是女性。 她们带着孩子逃离故土,却面临语言不通、资质不被承认的困境。 许多人只能摆摊贩卖从家乡带出的旧衣物,或从事保洁、餐饮杂工等低薪工作。
而留在国内的370万女性,生活同样艰辛。 在基辅周边的村庄,女人独自照顾老人孩子,还要为驻军烤面包、缝军装。 物价飞涨下,柴火和肥皂都成了抢手货,她们不得不拆毁破屋取木材,做手工品换粮度日。 利沃夫的制衣厂里,失去丈夫的女红日夜缝制迷彩服,月薪仅够糊口。
被压垮的身心与断裂的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46%的乌克兰女性出现心理问题,超四成患上抑郁症。 前线女兵泌尿系统感染率高达90%,孕妇因医疗资源匮乏,剖宫产率下降40%。 一位助产士透露,她上月仅接生三个婴儿,却送走二十具遗体。
教育系统崩溃让500多万孩子失学,女孩受影响更甚。 基辅只有三分之一学龄儿童能到校上课,许多女孩被迫辍学做家务或打工。 22岁的安娜斯塔西娅在护肤品店打工,妹妹则进了纺织厂当童工。 母亲们只能在防空洞里教孩子认字,用破椅子当课桌。
![]()
失衡的社会于无声地挣扎
乌克兰男女比例已恶化至1:4,偏远村庄甚至达1:9。 男性数量从2021年的2064万锐减至1754万,适婚年龄段女性比男性多出130万。 婚姻登记处2023年新婚数量比战前减少73%,许多女性可能永无披上婚纱之日。
这些女性平均每周承担56小时家务与育儿工作,相当于两份全职工时。 她们在废墟上清理残砖,在田间驾驶拖拉机,在边境警惕人口贩子。 联合国妇女署援助了18万女性,但面对670万需求者,支持率仅2.7%。 切尔卡瑟的寡妇收到150美元抚恤金,附一张未填阵亡日期的感谢纸条——这是国家能给的全部安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