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6岁农村大妈相亲,77岁大爷:我一年出10000生活费,大妈:不行

0
分享至

老年人找伴,有的事可以将就,有些事真的不能将就。

赵大妈家住伊通县,今年76岁,婚姻状况丧偶,经济收入每年2万元,自有平房三间,一儿一女均已成家。



年轻的时候赵大妈在村里当了多年的妇女主任,她说话敞亮,办事地道,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

十年前,赵大妈的丈夫因病去世了。

两个孩子看到母亲一个人守着老家太孤单,都支持她再找个伴。

这期间赵大妈也相看过两个,但一听她要求男方必须到她家生活,人家就退缩了。

很多农村老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窝和熟悉的父老乡亲,赵大妈也是如此。

赵大妈将自己的家收拾得特别利整,屋里装了暖气,厨房里有跟城里人家一样的灶台和吸油烟机。

赵大妈说,我家条件正经不错,如果到别人家条件不好,我待不惯。



对于再找伴,赵大妈的要求很简单:

一、男方只要不赌不嫖就行,这个岁数,她就是想找份安全感。

二、男方要在经济上适当付出,不能靠她养活。

为了找个男方来自己家生活,赵大妈特意关注了节目里两个没房子的大爷,她说想先见见77岁的郑大爷。

郑大爷家住农安县哈拉海镇,婚姻状况也是丧偶,年收入2万元,无住房,三个儿子均已成家。

早些年郑大爷带着老伴在长春做开采石矿生意,老伴突发心梗去世后,郑大爷就回到了老家跟儿子一起生活。

前段时间,红娘曾帮郑大爷张罗过一次相亲,当时两个人都愿意继续相处相处,但不久就分开了。



郑大爷说,他与女方通了多次电话,对方一张口就往三金上说,意思就是想让他给买金首饰。

这一点让郑大爷很反感,她觉得女方又想要彩礼又想要三金,根本不是想跟他好好过日子。

郑大爷说,再找伴,他更希望女方看重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更看重物质。

红娘一听,赶紧向郑大爷转达了赵大妈对他的心意和好感。

郑大爷很高兴,但他提出要去女方家里看看环境啥样。

原来,郑大爷这边儿子和孙辈加起来有十六口人,一到过年过节都要到他身边来热闹三两天,不知道女方能不能接受。

很快,在红娘的陪同下,郑大爷来到了赵大妈家。

两个人做了简单的介绍,在参观了赵大妈家的小院后,郑大爷对赵大妈初步印象还不错。



接着,两个人进屋坐下来,赵大妈主动表达了她对郑大爷的好感。

赵大妈说,我瞅你这个老头挺实在,你没有房,你就到我家来。我家也没有活,两个人就是待着。

郑大爷抿着嘴唇,笑而不语。

赵大妈接着说,我找你,也不是图你钱,作为你来说,到我家来,你能买点大米,别让我饿着就行,冻不冻着无所谓,我自己皮袄有好几个。

郑大爷这时才开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是句古话,但也实际,我找伴,肯定不能让人家喝西北风,按照现有的生活标准,我每年可以拿出一万块钱作为生活费。

对于郑大爷这个表态,赵大妈很满意。

这个时候赵大妈还觉得郑大爷为人挺敞亮,可接下来郑大爷的话,却让她沉默了。



郑大爷开始详细地向赵大妈介绍起孩子们的情况,大儿子家五口人,二儿子家六口,老三家五口,逢年过节儿孙们都要到他这里来聚聚,也有可能会住上一两宿。

赵大妈私下告诉红娘,都来我家这一点不行,接受不了,其实谁都愿意过二人世界,特别我是后妈,待人家孩子好了赖了,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重新进屋后,赵大妈坦白跟郑大爷讲,两个人过日子,我不喜欢子女过来掺和。

赵大妈讲起了她的一段过往。

原来,在她老伴去世后,她也曾找过一个老头,一到过年老头的一大帮儿女都到家里来,吃喝打闹好几天,折腾得她吃不好睡不好,受着累最后还落不着好。

看到赵大妈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儿孙们过来,郑大爷就明白了。

郑大爷告诉红娘,不让孩子们来可不行,过年过节的孩子们来给我送钱送东西,事多了。

当然,对于赵大妈的介意,郑大爷也表示理解。



最终,两个人的相亲因儿女年节来走动的问题上达不成一致以失败告终。

老年人找伴儿,不仅仅是找陪伴,还有经济上的平衡和双方都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很多老人,都有固化的生活方式。

比如之前在节目中看到过一个大爷,习惯于凌晨两点多起来出去散步。

他还说,即使找了老伴,这个习惯也不能改。

赵大妈离不开自己的老家,她便把注意力放在了没有房的男方身上。

她没有对郑大爷经济上提什么要求,但郑大爷是个明白人,主动提出每年出一万元作为生活费。

在农村,省着点用,一万元足够老两口的花销,赵大妈没有意见。

但她万万没想到,郑大爷竟然有十六个儿孙晚辈。

更令她无法接受的是,这些人要在年节的时候来她家里热闹。

赵大妈有过前车之鉴,马上收起对郑大爷的那点好感,直接拒绝了。



有网友批评赵大妈不通情理,不应该阻止郑大爷的儿女过来探望。

但换位思考一下,那么多人到家里来,要吃要喝要玩要讲话,家里真的会乱成一团。

即使是年轻人帮着做饭,有些老年人也受不了这种闹哄哄的环境,会觉得身累心更累。

其实,如果郑大爷的儿孙们真的孝顺,完全可以将老人接回去住几天,在三个儿子家轮流聚会,岂不是更好?

老年人年龄大了,过得舒心最重要,生活方式不同,真的不必强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迎强冷空气今起降温,部分市县有小雨!气象部门提醒添衣

广东迎强冷空气今起降温,部分市县有小雨!气象部门提醒添衣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0:16:06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比赛第40天迎来大降温,“林北”捡柴时手都冻木了,储备物资还可维持十多天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比赛第40天迎来大降温,“林北”捡柴时手都冻木了,储备物资还可维持十多天

极目新闻
2025-11-17 22:30:52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走读新生
2025-11-17 15:07:43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山姆会员店回应选品像普通超市

山姆会员店回应选品像普通超市

界面新闻
2025-11-18 00:05:03
字母哥伤退雄鹿遭骑士逆转双杀 米切尔37+5+7罗林斯24分

字母哥伤退雄鹿遭骑士逆转双杀 米切尔37+5+7罗林斯24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31:56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财话连篇
2025-11-17 18:41:50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兵叔评说
2025-11-17 12:03:30
詹姆斯正式回归湖人:我的肺感觉像新生儿 两年前也曾坐骨神经痛

詹姆斯正式回归湖人:我的肺感觉像新生儿 两年前也曾坐骨神经痛

罗说NBA
2025-11-18 06:26:45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没有抖音的命,却得做抖音的梦

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没有抖音的命,却得做抖音的梦

正见TrueView
2025-11-17 22:51:27
谁来挑战OpenAI?

谁来挑战OpenAI?

虎嗅APP
2025-11-14 20:21:04
福建检察机关依法对周喜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福建检察机关依法对周喜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11-18 10:00:40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体育就你秀
2025-11-18 09:06:46
平心而论,比起樊振东,王楚钦的全运会成绩有点惨不忍睹……!

平心而论,比起樊振东,王楚钦的全运会成绩有点惨不忍睹……!

田先生篮球
2025-11-16 21:33:13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青青子衿
2025-11-15 15:51:35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评论
2025-11-18 08:49:50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7 14:37:37
2025-11-18 10:47:00
三农老历
三农老历
热爱农业种植、养殖、农民创业小故事以及分享真实农村生活
2336文章数 110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数码要闻

16盘齐发:NVMe Destroyinator以64 GB/s极速同时擦除硬盘

手机要闻

苹果令人羡慕,小米、vivo大差不差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