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腿麻腿疼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腰椎间盘突出犯了”。
其实,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也会引起腿部麻木疼痛——脊髓型颈椎病,表现出来的症状高度相似,所以经常容易与“腰突”混淆,导致误诊。
通过本文,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都有哪些症状?
与腰突有何区别?
![]()
1、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病例的10%-15%,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平均年龄50-55岁。
是由于颈椎椎体退化及相邻软组织(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椎管狭窄等)的退变造成了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加上剧烈的运动或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
![]()
脊髓型颈椎病根据压迫不同,可进一步分类:
脊髓型颈椎病分类
◆ 脊髓单侧受压
◆ 脊髓双侧受压
◆ 脊髓与神经根混合型
除脊髓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以外,尚有颈神经根的症状,如肩、颈痛,上肢麻木或跳痛,肌肉萎缩,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反射减弱,手指感觉减退。
◆ 交感神经脊髓混合型
有脊髓束症状,同时有交感神经受刺激的症状。
◆ 椎动脉脊髓混合型
有脊髓束症状合并有椎动脉受刺激的症状。
![]()
2、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当脊髓受到压迫时,传导通路受阻,下肢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从而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① 下肢麻木与刺痛: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的麻木感,可能伴随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严重时影响触觉和温度觉。
② 行走异常:患者常感觉踩在棉花上,步态不稳,易跌倒。或出现“痉挛性步态”,双下肢僵硬、抬腿困难。
③ 肌肉无力与萎缩:小腿肌肉逐渐无力,足背无法上勾(足下垂),后期可能出现肌肉萎缩。
④ 大小便障碍:早期一般无该症状,在晚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便秘或失禁,提示脊髓功能严重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常呈慢性进展,早期易被误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或周围神经病变,延误诊断。
![]()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与“腰突”进行区别?
我们可以记住几个点:
脊髓型颈椎病下肢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下肢症状源于颈椎段脊髓受压,信号传导障碍呈现“自上而下”的特点。
● 早期多为双侧对称性麻木,从足底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腹股沟区,形似“袜子套在腿上”的感觉异常。
● 疼痛常为隐痛、刺痛或电击样痛,无明确放射路径。
● 有“踩棉花感”或“脚底发飘”,后期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但休息后难以缓解。
● 严重时,脚背抬不起来,连穿拖鞋都困难;
● 可能伴随胸口像被带子捆住的“束带感”,或者小便费劲。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
腰突的疼痛遵循“神经根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根性痛”特征。
● 疼得有固定路线:单侧下肢放射痛为主,疼痛从腰部或臀部起始,沿坐骨神经走向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足底,咳嗽、打喷嚏时可能加重。
● 麻木区域多局限于单一神经根支配区,如L4神经根受压导致小腿内侧麻木,S1神经根受压则影响足外侧。
● 脚趾头麻、脚背麻,但不会影响走路发飘,一般躺下休息能缓解。
●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是其典型体征,患者仰卧抬腿时疼痛加剧,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直抬腿时不会加重。
![]()
因此,当我们有出现腿部疼痛、发麻的情况,检查了没有“腰突” 的问题时,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有“脊髓型”颈椎病了,可以对照上面提到的症状自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