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张前
世间事,但凡与“奴”为伴的似乎都不太令人快意,譬如“房奴”“车奴”“卡奴”之类。但是,有一种“奴”我甘愿为之,那就是“书奴”。
对书的痴狂与迷恋,是我从小就落下的“病根”。童年时住在乡下,有一年夏天,我总是喜欢缠着一位在村头大树下乘凉的老爷爷讲故事。据说,他教过私塾,满肚子学问。后来,跟老爷爷混熟了,我问他怎么知道那么多故事,他笑着说,故事都是从书中得来的。于是,我对书产生了浓厚兴趣。
进入小学后,书开始与我朝夕相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初涉书海,那些书中的神奇故事渐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然而,在那时,除了学校发的几本课本,我基本没有太多闲书可看。有时,同学手里有了小人书,往往也要费尽口舌,才好不容易借过来,还得不厌其烦地听同学郑重相告,“别把书弄坏”“看的时候别压角”……因此,每有书看,我必是如饥似渴。
一转眼,我上了中学。随着脚步向乡村外的世界延伸和经济条件好转,我的阅读范围广泛起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等国外名著成了我阅读的对象。此后,但丁、歌德、莎士比亚、大小仲马、泰戈尔、托尔斯泰……这些写就了经典著作的巨匠,一路领着我走进了世界文学之林。
少年时代,我不知天高地厚,总想尽快把书读完。所以,白天读,夜晚读,上课时把书藏在抽屉里偷偷读,晚上在被窝里照着手电读,或者在卫生间里甚至路灯下站着读……与此同时,对书的贪婪促使我养成了浅尝辄止的陋习,拿到新书,来不及细细领会就想一口气读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慢慢养成静心潜读的习惯。尤其是成家买了房后,有了独立的书房,藏书的数量逐渐多起来,我读书不再急于求成,坐拥书城,时不时感受着“藏书稍逊众夫子,拥书尚拜小诸侯”的快乐。
再后来有了电脑、手机,想看书就变得更加容易了,敲敲键盘、触触屏幕就能寻到。可是,科技的发达代替不了手捧书卷的感觉,书香我依旧难舍。我想,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一盏明灯、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在手,躺在摇椅里或倚在床头阅读更惬意呢?
人生几十年,书已经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有时,因为读书疏离了家庭事务,妻子会气愤地骂我“书奴”。我总是淡淡一笑。俗话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阅读充实了我的生活,塑造了我的品格,改变了我的人生,其中滋味自知。既如此,那“书奴”一词于我便无半点贬义可言,而我,也就偷着乐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