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欧盟委员会给出一份针对乌克兰的最新评价报告,该报告承认了乌军在战争中做出的承诺以及对基本权利的保护行为,但是也指出了反腐与法治领域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负面趋向,在这份报告当中,欧委会清楚地表明,倘若这些情况不能迅速发生改变的话,原本为乌克兰设置好的入盟通道就有可能被减缓甚至停止推进进程。欧洲联盟已经把反腐和法治改革当作是加入条件中的硬性标准之一,并且要求要将“逆转不良走向”这一目标细化成具体的时间规划点。
![]()
从时间轴来看欧盟与乌克兰的入盟谈判是从2024年6月开始,谈判全程有非常严密的监督及考核,乌克兰面对着各种评估不是简单的政治宣言。而是一切要同今后进入欧盟的具体过程相联系,在安全紧张时政治上的承诺是无法替代可检验出来的制度改善的。报告把所有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集中起来,使得乌克兰只能直面制度缺失的问题。
国内局势和前线战事双线并行,东部、南部的冲突还在持续,军政资源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国内的政治对立也日益严重,前任总统与现任总统公开交锋,社会分裂感正在上升,政治斗争慢慢渗入司法体系当中,许多敏感案件都被外界觉得有政治色彩,这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司法独立能否承受住高敏案件的考验变成检验乌克兰法治状况的关键。
![]()
2025年7月,在国内掀起了巨大波澜,这场争议法案试图赋予总检察长对国家反腐机构NABU(国家反腐败调查局)和SAPO(特别反腐公诉办公室)直接指挥的权力,并规定了下达命令、转交甚至停止调查等权利。从2015年起,这两个反腐机关就是乌克兰反腐体系的核心,而独立性则是其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NABU公开表示如果这个法案能够通过,那么多年建立起来的反腐基础将会被摧毁。之后民间团体并承诺恢复这些组织的独立运作。但欧盟在其报告中提到虽然提案已经撤回,但是过去几个月里专业反腐组织与公民社会承受的压力在增大。
另一个是针对国家电力公司前主管弗拉基米尔·库德里茨奇的案件。他被起诉之后,在国外说这些指控没道理,他还表示国调局是在总统允许下搞的这个动作,总统办公室对这案子啥话不讲,这样就让案子变得特别有偏见感,还有些反动派跟民间组织觉得司法手段实际上用来看着压异己、打击独记者和反腐人。前总统、 反对党领袖彼得罗·波罗申科在2025年2月13日遭遇许多制裁,这些措施包含冻结资产、禁止出境、封锁银行账户、剥夺参加议会会议的权利以及阻止其参选,波罗申科回应称,上述制裁并未经过司法程序或者法院裁决,属于政治决定,他把当前的举动描绘成对民主原则的破坏,并且发出警告说,这样做的结果将会损害国家对外争取支持时所依赖的道德根基。
![]()
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反腐机构面临的不是法律上的干预更多是无形中受到的阻碍。相关法案被撤回后调查触及权势圈层时仍然存在困难,NABU和SAPO对高层和政治人物的调查空间变小,外界对此解读为一种长期的风险。民间社会也有反应表明了人们对法治的信任已经动摇。2025年7月街头抗议也是一次重要的信号:战时社会仍然愿意为了法治、民主原则而抗争,一定程度上形成民间制衡政府的力量。但是抗议得到个案胜利并不等同于制度性改良,如果不能把这些赢得的案例转变为制度规则,类似冲突还会再次出现。
欧盟的报告提出了三个难题,成为乌克兰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第一是司法独立能否被证明,即高敏案件能否摆脱政治影响接受公开透明的审查,避免留下“选择性执法”的印象。第二是反腐机构的实际权力,即便保持法律形式上的独立,实际操作中对权势人物的调查是否能不受到干扰,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之一。第三是如何把入盟的硬性指标落实到现实中去,欧盟成员国内部需要达成一致意见,有些国家对乌克兰加入的态度比较谨慎,想要达成一致就必须在政治稳定、经济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等方面做出可验证的进步。
![]()
在战争背景下,国家需要集中权力应对紧急情况,集中的效率和速度会更高,但过度的集中与法治底线产生冲突。欧洲一体化希望的是制度层面稳定、权利制衡的状态,并不是形成危机后的长久例外。乌克兰要找到一个战时高效的民主法治平衡点,在中央集权成为常态后,入盟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国内政治的对抗也对国家治理产生了实际影响,总统既要管战场上的事又要面对政治对手步步紧逼。分心会降低政策连贯性,推进改革更加困难。对外,任何被对方或第三方认为是司法、执法政治化的案例都会成为质疑乌克兰改革诚意的理由,这会影响国际支持的稳定度。
![]()
要想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就必要有能被外界评判、内部信任检验的实际改革举措,法律文本的修改,司法过程的透明化,反腐机构的资金和保护,政治案件的独立审查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事儿。政治决策者得在急切动员与长久制度创建之间做艰难的选择,如果为了眼前稳定而放弃制度标准,那么国家长远发展以及对外整合都会受损。
当前形势给乌克兰国家治理能力带来全方位考验,若想在内外压力之下摆脱困境,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必须用经得起检验的改革行动去扭转反腐和法治方面的负面走向,如此一来,乌克兰才可能重新赢得外界信任,进而为人民争取到更加稳固的发展机遇。战争与政治分裂并存时,怎样才能在现实需求与制度要求之间找到一条可行之路,这是摆乌方领导层面前最为关键也是最艰难的任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