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活久见!”广西木贩子老李最近连连惊叹。他发现,过去只能当柴火烧的桉树尾材,如今收购价已经飙到450-460元/吨,竟然和旋切单板的正规材相差无几,甚至已经“同价”。
![]()
桉树木材的主要用途集中于人造板材和制浆造纸两大方面,检尺直径8厘米以上的木材进入加工厂,机器旋切加工成单板,再把单板加工成胶合板;而4-6厘米的短小材、树尾枝桠等大多进入木片厂,以木片的形式进入浆纸厂,当然也有部分进入纤维板厂。
产业数据显示,全国浆纸产能正加速向广西聚集,其中新增产能的80%以上落地于广西。大批浆纸企业携巨资扎堆进驻,如金桂浆纸(北海)、斯道拉恩索(北海)、玖龙纸业(北海)、太阳纸业(北海、南宁)、理文造纸(崇左)、植护元创(贵港)、建晖纸业(梧州)、仙鹤纸业(来宾)等。它们之所以选择广西,除了看重当地的营商环境、通江达海的交通便利和辐射东盟的区位优势之外,更为看重的是这里丰富的原料资源。
尽管广西的浆纸原料非常丰富,如竹子、蔗渣等,但最吸引浆纸企业的就是那体量巨大的桉树资源,桉木纤维长、强度高、韧性强,适合生产各类纸张,是造纸的优质原料,其强大的再生能力更让浆纸企业趋之若鹜。
![]()
随着广西浆纸产能不断释放,原料需求急剧增加,不断推升木片的进厂价格。某浆纸大厂今年曾多次调高木片收购价,如今的价格已经高达1270元/干吨。
激烈的原料争夺战中,昔日被视作“边角料”的短小材、树尾枝桠身价倍增,与传统正规材实现了“价格平权”,桉木市场进入了统级的时代。
这一看似反常的价格信号,折射出广西桉木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浆纸产业对原料的疯狂渴求,人造板行业持续低迷。
显然,与基建、地产密切相关的人造板材受前者困扰,市场需求不尽人意,板材企业萎靡不振,甚至深陷亏损泥潭。比如,丰林集团(601996)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61亿元,同比减少16.61%;归母净利润为-5934.94万元,同比下降138.77%。而一众胶合板公司更是苦不堪言,不仅库存压力大,盈利前景也不容乐观。
人造板材行业的低迷,拖累了桉木正规材的价格,所以单板厂的桉木收购价格虽然略有上涨,但表现不及预期,较年内低点上涨的幅度不足30%,而木片厂的短小材、树尾枝桠等涨幅则高达50%,两者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可以说“冰火两重天”。
![]()
数据表明,广西桉树产业链年产值5000亿元,但产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塑,胶合板贡献的份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萎缩,产业转型的阵痛仍在继续,那些技术含量低下、经营管理粗放的板企正被市场淘汰,在新陈代谢中黯然退场。
从产业链价值来看,桉树本可用于纤维板材、刨花板材、胶合板材、家具制造等多个领域,还能提炼桉叶油用于医药化妆品。但当浆纸企业开出高价的时候,这些不同的加工路径显得黯然失色。
经济学上有一句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在今天的广西桉树身上显得格外真切,因为,过度依赖单一产业肯定是有风险的。
当人造板材企业因原料而减产、亏损,当广西桉树与造纸巨头的盈亏表深度绑定,任何浆纸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
![]()
固此,在浆纸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为人造板产业保留必要的生存空间?在追逐短期收益的同时,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这,或许是桉木纸材狂热背后,最值得深思的命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