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楚雄州科学技术协会“十四五”工作综述

0
分享至


科普活动进校园。邵云霞摄

“十四五”时期,云南省楚雄州科学技术协会紧紧围绕“四服务”职责定位,着力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主战场,为助推全州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全州科协组织的引领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科普资源供给更加丰富优化,基层科协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更加凸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中国科协表彰为2021年、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2025年连续被省科协表彰为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被中国航空学会表彰为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2025年被省科协表彰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命名为“节约型机关”。

强化政治建设,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更加坚强有力

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全州现有州属学(协)会27家,会员1.9万人,州科协科技社团党委下属党支部11个。

通过推荐科技工作者进入政协、设立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调查站点等方式,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建有国家级、省级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6个,向中国科协、省科协报送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工作信息,连续多年被省科协表彰为“优秀调查站点”。

五年来,累计投入153万元支持科技社团能力提升,实施项目52个,推动学术交流与政府转移职能承接。积极选树典型,多名科技工作者荣获州级以上荣誉和表彰。

深化科普惠民,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力聚焦“五类重点人群”,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投入科普专项资金6572.36万元,实施项目532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市1个、省级科普示范县3个,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基地11个、科普小镇20个。

全州科技馆体系(固定、流动)接待公众超86万人次,开展科学实验课堂113期。全州实体科技馆布展面积超6000平方米,11辆科普大篷车累计运行超10万公里。2023年末,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0.1%,位居全省第三。

优化资源供给,科普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持续擦亮,保障和服务了第八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禄丰恐龙化石科普研学活动,圆满承办第39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类重大活动的举办,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文化交流互鉴互享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赛事搭台、科普链产、双向赋能”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推动科普公平普惠取得突破性成效,推选楚雄州听障学生代表队参加第九届全国无人机大赛总决赛,并获得“三等奖”,成为全国先例。

2024年,南华县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州内2所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月”等重点科普活动成效显著,累计发放资料30万份,惠及群众260万人次。

创新科普载体形式,通过“小广场、大喇叭”、气象预警电子屏、融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科普内容,推送科普知识短视频470余万条。

服务创新发展,赋能优势主导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农技协创新发展,构建和推广“协会+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互联网+专家站”六位一体楚雄模式,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基地7万亩,全州规范运行农技协920个,注册“中国智慧农技协”1004个,数量全省第一。

五年累计开展培训1100余场,评选命名省级科普示范农技协、示范基地、示范带头人75个。

楚雄州魔芋协会获得“全国百强农技协”称号,元谋县种子产业联合会等一批示范农技协成功推送全国。农函大办学5年累计招生5.2万人,农职称评审58389人次,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54家,数量位居全省16个州市科协第一。争取“科创中国”国家级项目2个,助力林下经济、民族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科协组织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得到增强

顺利完成州科协、部分县市科协换届,建成企业科协、学校科协64家。全面推行“三长制”,全州103个乡(镇)共有“三长”人员593人,实现了全州科协组织“三长”全覆盖,“三长”发挥其专业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有效提升基层科协的组织力和影响力。

注册科普志愿者1.98万人,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65支,开展活动近2000场,服务群众广泛深入。“十四五”时期,楚雄州科协系统凝聚力、影响力持续增强,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下一步,楚雄州科协将持续深化改革、拓展服务,在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上更用情、在推动科普惠民上再用力、在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善作为、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上再深化,为推动创新型云南建设贡献更大力量。(邵云霞)

来源:云南省科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3556文章数 2007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