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困在偏见里的天才:告别DNA之父詹姆斯·沃斯

0
分享至

2025 年 11 月 6 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在纽约长岛的一家临终关怀机构去世,享年 97 岁。这位曾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生命最后几年中长期卧病,几乎不再公开露面。他的一生,写满天才的辉煌,却也布满争议的阴影。


图 | 詹姆斯沃森晚年(来源:c&en)

沃森的科学贡献诞生于 1950 年代初的剑桥。那是分子生物学的萌芽期。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在《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一书中提出,生命的遗传信息可能储存在某种“有序的分子”中。这一观点吸引了一批年轻研究者,他们希望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解答生物学问题。沃森当时刚从印第安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研究噬菌体病毒,对基因如何复制产生兴趣。1951 年,他获得研究奖学金前往英国,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继续寻找答案。

在剑桥,沃森遇到了年长他十二岁的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克里克出身物理背景,正在尝试利用 X 射线晶体学研究蛋白质结构。沃森擅长思维推演,克里克擅长空间建模,两人迅速成为搭档。尽管他们在实验室的正式研究方向并非 DNA,但对遗传本质的共同兴趣让他们频繁交流、讨论。他们的设想很直接:DNA 可能以某种规则的方式自我复制,而揭示其分子结构是理解生命的关键。

但当时的研究环境并不宽松。科学界普遍认为 DNA 只是细胞内一种储存物质,蛋白质才是生命的核心。更关键的实验数据掌握在伦敦国王学院(King s College)手中。那里的两位研究者——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和罗莎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正在利用 X 射线衍射技术研究 DNA 的晶体结构。富兰克林的实验技术精准,她拍摄的高分辨率衍射图像揭示了 DNA 呈螺旋对称的迹象,但她本人仍在分析数据,尚未发表。

1952 年底,在富兰克林不知情的情况下,威尔金斯将她最新的 X 射线衍射图像——“照片 51”(Photo 51)展示给了沃森。不同于模糊的早期结果,这张图像的清晰度极高,显示出典型的螺旋衍射花纹。沃森一眼便认识到其意义。结合他与克里克此前的模型假设,两人迅速意识到 DNA 很可能由两条互补链构成,碱基配对维持结构稳定。


图 | 富兰克林与 Photo 51(来源:Wikipedia)

几周后,他们在剑桥实验室用金属棒和纸板搭建出模型,并确定碱基配对规律: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模型建立后,他们写成短文,于 1953 年 4 月 25 日在 Nature 杂志发表。那篇不足千字的论文,开头一句写道:“我们希望提出一种 DNA 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解释遗传物质的复制机制。”

在整篇文章中,他们并没有提到富兰克林。只是在附带说明提到,他们的模型“得益于国王学院的未发表结果”。然而当时富兰克林已经离开国王学院,她并不知道沃森和克里克曾直接看过那张关键的“照片 51”,也不清楚他们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具体依赖了哪些她的结果。1958 年,由于长期接触高剂量 X 射线,富兰克林罹患卵巢癌去世,年仅 37 岁。

1962 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来源:Nature)

几年后,沃森出版回忆录《双螺旋》(The Double Helix),以个人口吻回忆当年往事。书中,他以带有玩笑和主观色彩的语言描述富兰克林,轻佻地称她为 Rosy(富兰克林名字为 Rosalind),并评判其缺乏女性气质:“她从不涂口红来衬托那一头黑直发,三十一岁的她穿衣风格却像一个英国书呆子少女一样缺乏想象力。”


(来源:The Double Helix)

这些描述引起广泛争议。批评者认为他低估了她的贡献并且带有性别偏见。沃森在随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书中只是记录了当时的科研环境,并非有意冒犯。

出乎意料的,这次争议反而为他获得了更高的公众关注度。

他开始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和公众演讲现场,并且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另一座高峰——1968 年,他出任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负责人,带领实验室从病毒研究中心转型为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基地,推动了基因克隆和癌症机制的研究。他提倡自由的学术环境,吸引了全球的青年科学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生物技术浪潮兴起,他成为科学与政策之间的关键人物之一。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正式启动,沃森担任首任总监,提出“我们要读懂人类的全部遗传文字”。那一刻,他似乎再次站在时代的中心。

然而,科学世界的掌声并未持续太久。进入晚年,沃森因一系列公开言论再度成为争议的焦点。2007 年,他在接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自己对非洲的前景感到悲观,因为“智商差异可能有种族因素”。这番公然的种族歧视言论公布后,冷泉港实验室马上暂停其职务,随后撤销了他的名誉头衔。科学界也普遍谴责其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且具有歧视性。

与半个世纪前那场尚能被归于“性别偏见”的争议不同,这一次,他的言论几乎抹去了自己最后的社会存在。媒体描写他在纽约郊外的住宅中独居,偶尔出现在私人聚会,但再无公众演讲。2014 年,沃森拍卖了自己的诺贝尔奖章,称“希望重新获得被学界遗忘的存在感”。此后他几乎完全退出公共活动。家人透露,2019 年一次车祸后,他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直至去世。

沃森的去世引发了科学界和媒体的广泛报道。多数机构在悼词中强调他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也提及其争议性。《华盛顿邮报》评论称,他“既是揭示生命密码的先锋,也是被自己信念困住的人”。评价简短,却概括了他生命的两面。

有人认为,沃森只是那个旧时代的产物。他的直率、傲慢和缺乏社会敏感,反映了 20 世纪中叶科学界的文化:男性主导、竞争残酷、追求胜利而非公正。也有人认为,他的问题更深——一种不愿更新的世界观。科学在快速演进,而他仍试图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逻辑解释人类差异。对基因的信仰曾让他发现生命的本质,但同样的信仰,也让他误以为基因能解释一切。

人性的局限,就在于知识与偏见往往并存。不管对于科学家还是每一个个体来说,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应该放弃对自身乃至外部世界的省察,否则也将被偏见所困滞。

无论如何,沃森的科学贡献无可否认——从 DNA 双螺旋的发现,到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早期构想,他改变了人类理解生命的方式。

参考资料:

1.James D. Watson—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2.Brenda Maddox—Rosalind Franklin: The Dark Lady of DN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6 21:03:20
菲军演练在南海开战,将独自抵抗一个月,美国援军才能赶到

菲军演练在南海开战,将独自抵抗一个月,美国援军才能赶到

第一军情
2025-11-10 12:10:03
火箭两小将已慢慢蜕变!一人三分领跑联盟 一人已慢慢撑起后卫线

火箭两小将已慢慢蜕变!一人三分领跑联盟 一人已慢慢撑起后卫线

惊奇侃球
2025-11-09 20:16:40
全世界最大的笑话就是中国人学英语。

全世界最大的笑话就是中国人学英语。

玉辞心
2025-10-22 07:09:40
花掉三亿人民币,打捞一艘800年沉船,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懵了

花掉三亿人民币,打捞一艘800年沉船,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懵了

通鉴史智
2025-11-01 07:24:00
中国失散千年的“亲兄弟”?匈牙利与中国,相似之处多到让人惊叹

中国失散千年的“亲兄弟”?匈牙利与中国,相似之处多到让人惊叹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2025-11-10 02:07:20
央八明晚播出!37集谍战电视剧来袭

央八明晚播出!37集谍战电视剧来袭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4:10:51
长得丑演技烂,求求“资本家的丑孩子”们,放过观众的眼睛吧

长得丑演技烂,求求“资本家的丑孩子”们,放过观众的眼睛吧

娱塘主呱呱
2025-10-16 09:31:21
他丢弃的猫抓板,却被流浪猫当成珍宝,用执着赌赢了余生幸福!

他丢弃的猫抓板,却被流浪猫当成珍宝,用执着赌赢了余生幸福!

Magic宠物社
2025-11-01 18:35:03
辽宁球迷怒喷王俊杰背信弃义,2米10内线驰援辽宁队,让球迷感动

辽宁球迷怒喷王俊杰背信弃义,2米10内线驰援辽宁队,让球迷感动

中国篮坛快讯
2025-11-10 12:12:50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料布籍
2025-11-09 21:58:31
中国将迎来 “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中国将迎来 “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禾寒叙
2025-11-07 19:07:09
泰州多条公路高调挂起“苏超冠军城”路牌,当地居民:是该多宣传,好多人原以为泰州是山东的

泰州多条公路高调挂起“苏超冠军城”路牌,当地居民:是该多宣传,好多人原以为泰州是山东的

极目新闻
2025-11-10 11:13:25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02:53
大搞权钱交易,副部级李春良被处分!被国务院免职两年后落马

大搞权钱交易,副部级李春良被处分!被国务院免职两年后落马

上观新闻
2025-11-10 13:29:03
热水器能不能24小时开着?多亏维修师傅及时提醒,还好知道的早

热水器能不能24小时开着?多亏维修师傅及时提醒,还好知道的早

小蜜情感说
2025-11-10 01:33:35
国产系统为何都不碰Windows?番茄花园的教训太深刻了!

国产系统为何都不碰Windows?番茄花园的教训太深刻了!

呼呼历史论
2025-10-11 01:58:25
曼晚:伊萨克英超内部转会后仍未融入,而姆伯莫与库尼亚相反

曼晚:伊萨克英超内部转会后仍未融入,而姆伯莫与库尼亚相反

懂球帝
2025-11-10 13:09:15
俄:攻陷扎波罗热一村庄 并在红军城挫败乌突围,乌:战斗仍在进行

俄:攻陷扎波罗热一村庄 并在红军城挫败乌突围,乌:战斗仍在进行

凤凰卫视
2025-11-10 14:33:11
国家官宣:大批医院将面临转型,一场无声的洗牌正在逼近

国家官宣:大批医院将面临转型,一场无声的洗牌正在逼近

深蓝夜读
2025-11-09 21:29:55
2025-11-10 15:20:49
DeepTech深科技 incentive-icons
DeepTech深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独家合作
15844文章数 5142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头条要闻

特朗普扬言要撒"关税红利":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

头条要闻

特朗普扬言要撒"关税红利":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锁区预定! 《生化危机:生存小队》手游上线日期公布

亲子要闻

三宝说话越来越清晰了,这一声声妈妈叫的,萌到心坎里去了!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