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这么操作...”白百何一条意有所指的微博,瞬间让东京电影节的后台故事冲上了热搜。就在大众猜测纷纷时,11月9日,白百何工作室直接甩出长文和聊天记录,用一份详细到分钟的时间线,把这场“召回罗生门”彻底摆上了台面。
这场风波的焦点很简单:为什么同一个剧组,有人被从机场登机口喊回来参加闭幕式,而身为女主角的白百何,却两次被告知“没拿奖,可以回国了”?
![]()
![]()
工作室的回应,堪称一场“职场证据链”的完美展示。时间线显示,从11月1日开始,白百何的经纪团队就主动询问4号的召回安排,得到了“3日左右确认”的答复。真正的戏剧性发生在11月3日晚上:
晚上7点06分到7点24分,团队接连收到两次通知,核心意思就一个:“确定没拿奖,明天可以回国了。”
一小时后,晚上8点06分,剧情反转!经纪人追问后才得知,电影竟然拿了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团队第一时间道贺,并等待后续的召回安排。
然而,晚上8点20分,等来的通知依旧是:“白姐可正常回国”,对闭幕式只字未提。
这波操作,直接把白百何方整不会了。于是,16分钟后,那条充满讽刺的微博诞生了。
![]()
![]()
更让网友觉得“双标”的是,工作室直接放出对比:当晚,同剧组的其他主创(比如王传君团队)都已经到了机场登机口,却被一个电话叫停,要求留下参加闭幕式。唯独白百何方,像被遗忘了一样,收到的指令始终是“可以走了”。
为了证明这不是“沟通误会”,工作室还翻出了旧账——就在之前的釜山电影节,制片人彭瑾曾多次亲自、主动地与白百何沟通,反复确认她能否出席闭幕式。怎么到了东京,不仅获奖信息不同步,连基本的召回都省了?工作室直接开怼:“东京电影节为什么又装不知道了呢?”
这一系列“铁证”晒出,让舆论瞬间一边倒。不少打工人直呼“舒适”,认为这是“职场留痕”的教科书式维权,完美反击了制片方之前“统一通知所有团队”的模糊说辞。导演张律“只对接团队”的回应,在此刻也显得苍白,被网友调侃为“全程隐身导演”。
![]()
从釜山的“多次沟通”到东京的“可以回国”,白百何工作室的这次硬刚,撕开的不仅是电影节后台的混乱信息,更是职场中那些“看人下菜碟”的潜规则。正如文中所说,“越替他人兜底,越纵容制造麻烦者心安理得”。
这场风波,早已超越了个体委屈,成了一面照妖镜。它照出了某些环节的权责不清,也照出了:在名利场里,有时候你给的体面,别人未必会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