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环京津新闻网)
近年来,三河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做优服务,全力壮大高端精密机械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加码研发攻坚,中小企业跟进智造升级,政企协同发力,集群创新活力和产能效能的持续增强,锻造出“三河智造”的硬实力。
![]()
记者张俊月:在我身旁这些都是新宏昌自主研发的专用车产品,就像这款半挂车,由于应用了外跨式纵梁以及新型的边板结构,让它的重心更低,承载能力更强,目前这款车已经成为专用车领域的标杆产品。
![]()
自卸车、半挂车、冷藏车,在专用车领域深耕30多年,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坚持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的技术方向,组建研发团队,打造行业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并联合产业链创新开发了新一代新能源自卸车、国内首台甲醇动力+机械传动矿用卡车等一系列代表我国高技术水平的产品。
![]()
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研发主管李羽丰:新宏昌始终引领产业链创新能力,集团有200余人研发工艺团队,拥有领先技术200余项,并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与燕大、河工大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与宝钢等国内头部钢厂创建联合实验室,联通全行业攻坚核心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
作为中国专用车领军企业,新宏昌通过加大新产品研发、新设备的投入,形成了随车起重机、工程自卸车辆、冷链物流装备三大类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以硬核实力引领专业车行业技术进步。
![]()
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陈猛:公司在推动行业标准建设、智能制造、高端产品研发、精益生产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成为中国专用车行业高端制造的代言人。未来,新宏昌将依托前瞻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助力三河高端精密机械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夯实了企业的“软实力”,智能装备的持续更新则打造了企业的“硬支撑”,三河高端精密机械产业集群正通过“两手抓”,实现加速奔跑。
![]()
走进三河市华夏恒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车铣一体化的走心机、五轴联动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为提升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企业今年又新建一条车床全自动化生产线,目前正在调试中,即将投入使用。
![]()
三河市华夏恒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邱振邦:我们主要是生产石油钻采的设备,主要的客户是中海油,跟中海油有了将近20年的合作,我们打造了一个从精密加工到特种工艺到总装加工全产业链的一个生产线。目前已经有一套车床自动化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建设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朝着“黑灯工厂”的方向打拼,最终计划将我们现有的产能再提高120%。
![]()
同时,华夏恒泰还聚焦石油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满足高盐雾、高压等恶劣环境需求,持续加大设备投入,特别是蔡司三坐标检测仪、光学测量仪及轮廓仪等检测设备的配备,让企业具备了开展全维度性能检测的能力。
![]()
三河市华夏恒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常宏伟:我们规划的新生产基地2026年就要投产使用了,45亩地、4万多平方米,还要上四条自动化生产线,就是想在智能化、集约化上再迈一步。未来,我们还是会盯着石油装备、应急装备这两个关键领域,既要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更要在实现企业更大发展的同时,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应急保障多尽一份力。
![]()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关键。为完善高端精密机械产业集群产业链,三河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围绕高端精密机械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延伸方向,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多链”融合互动,推动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
记者张俊月:这里是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在我身旁的这条环形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组装一款液冷温控产品,由于它温控精度高、节能效果好,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优选产品。
![]()
在这里,六条环形自动化装备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的组装、检测。多年来,三河市科工局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车间一线走访,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细致交流,察看生产情况,重点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
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三河研发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刘振波:在三河市相关部门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并与天津大学、中科院过程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完成了多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截止目前,公司已获得各类自主知识产权300余项,制定各类技术标准10余项。
![]()
政策支持作后盾,部门扶持解难题,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深耕工业温控领域20多年,同飞股份的产品涵盖范围不断拓宽,从最初的工业洗涤,逐渐扩展到智能装备制造、储能、半导体、数据中心等领域,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温控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2025年上半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64亿元、净利润1.25亿元,经营规模与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振国:我们积极响应河北省在制造业升级、产业链强化方面的政策,在强链补链、数字化改造、标准与专利协同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依托三河特色产业集群完备的配套与政策优势,我们将继续扩大高端制造投入、深化与上下游合作,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三河市的核心产业之一,高端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已经涵盖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领域,拥有同飞制冷、莱尼线束、新宏昌、海拉车灯等企业270 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5家、高新技术企业103家、 国家绿色工厂5家,集群“领跑者”企业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今年前8个月,营业收入达到87.46亿元,同比增长10.5%,纳税3.58亿元。
![]()
三河市科工局副局长张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扶持,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企业上下游联动,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壮大集群规模,并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大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深化“研发在北京,转化在三河”模式,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支持燕郊高新区与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建创新高地。
记者手记
走进三河高端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各个企业的生产车间,“智造”气息扑面而来。在新宏昌,与高校共建的实验室赋能企业技术攻关,催生出国内首台甲醇动力矿用卡车等高端产品;在华夏恒泰,即将投用的自动化生产线,建设中的新基地,推动企业朝着“黑灯工厂”全力冲刺。从头部企业领跑行业创新,到中小企业跟进智能升级,三河“智造”的硬实力,就藏在这一个个生产车间里。这份“智造”底气,源于政策有力保障。三河市以政策引领、资金支持,通过精准招商补链强链,推动“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引导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智造”新高地。
来源:《廊坊新闻》
编辑:高胜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