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针对中国,美国政府连基本的形象都不要了,竟然在气候议题上公然攻讦中国,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自取其辱!为什么?
6号,中美于联合国安理会爆发口头激战!事情要从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说起,美国代表在会议上作出两次发言,指责中国碳排放量巨大,甚至污蔑中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经济优势并污染环境”,此外他还鼓吹美国环境政策“成功”、是各国“楷模”。
![]()
![]()
11 月6日的纽约联合国总部,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的现场气氛突破了外交场合的常规克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当美国代表在发言中连续将气候治理的责任矛头指向中国,试图将减排成本与历史包袱转移给新兴经济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回应打破了此前的含蓄表达。
![]()
一场围绕气候责任、历史排放与资金承诺的激烈交锋正式展开,国际社会清晰感受到中方在全球气候治理议题上 “算总账” 的坚定立场。
这场交锋的导火索源于美方代表的针对性发言,其声称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总量占比26%的国家,应承担更多减排资金责任,并将自身环保政策标榜为“世界标杆”。
![]()
面对这一不符合历史事实与发展阶段规律的指责,中方代表没有回避总量数据,而是直接切入问题核心:中国14亿人口的规模决定了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减排责任上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标准。
这一回应既纠正了单一数据解读的片面性,更直指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原则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而这一原则早已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立的国际共识。
![]()
在回应中,中方进一步梳理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账本”,将美国的累计排放与政策摇摆摆上台面。
从工业革命至今,美国累计碳排放已超509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这种长期积累的历史排放是当前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根源,而美方在发言中对此避而不谈,仅聚焦当下的排放快照,显然违背了公平原则。
![]()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气候承诺上的反复无常,其曾于2017年首次退出《巴黎协定》,又在2025年初特朗普二度执政后再次签署行政令退出该协定,这种政策摇摆让国际社会的合作信心备受打击。
与此同时,美国至今仍拖欠气候基金1.11亿美元欠款,尚未履行其在多边机制下的资金承诺,与其倡导的 “环保标杆” 形象形成鲜明反差。
![]()
![]()
与美方的言语指责和政策摇摆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实打实的减排行动与承诺升级。
中方在会上明确提出,已提前六年完成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当前风能、太阳能装机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
更具突破性的是,中国于2025年9月宣布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首次提出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绝对量减排指标 —— 到2035年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这一减排绝对量将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远超发达经济体历史同期水平。
![]()
在制度建设层面,中国碳交易试点已基本成熟,2026年将全面实施“碳计量审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未来预计可覆盖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形成了从目标设定到制度保障的完整减排体系。
此外,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也持续发力,不仅提出“绿色气候基金”合作项目并在山东落地,获得1亿美元国际贷款支持,还在非洲等地推进清洁能源、气候预警系统建设等多个合作项目,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
![]()
![]()
这场联合国交锋的背后,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深层博弈。
当前距离《巴黎协定》十周年盘点仅剩一年,COP30气候大会即将在巴西贝伦召开,此次大会的核心任务是推动既有承诺的落实,包括COP29 达成的“巴库气候团结契约”中明确的资金目标——发达国家需在2035年前每年提供并动员至少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每年动员至少1.3万亿美元。
![]()
但现实情况是,发达国家的资金承诺兑现率偏低,3000亿美元的公共资金仅能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的3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主张依赖私营部门补充资金,与发展中国家提出的“6000亿美元公共资金” 要求存在巨大分歧。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已明确表示将缺席COP30大会,这是其30年来首次缺席该系列会议,这种单边行动不仅削弱了全球合作的凝聚力,更让国际社会对其气候治理诚意产生质疑。
![]()
中方在联合国会上的坚定回应,本质上是对全球气候治理公平性的维护,也是对“气候伪善”的公开纠偏。
面对美方将气候问题政治化、试图通过指责他国转移自身责任的做法,中方没有陷入口水战,而是通过历史事实、现实行动与未来承诺的三重呈现,清晰勾勒出全球气候治理的合理路径。
这种“奉陪到底”的态度,并非要加剧对抗,而是要推动多边机制回归公平正义的轨道,让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与资金义务,让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过程中获得必要的支持与发展空间。
![]()
结语
国际社会对这场交锋的反应呈现出明显的共识倾向,不少国家认同中方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认为中国的立场既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全球气候治理的长期推进。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愈发频繁,海平面上升、农业减产等气候灾难带来的影响不分国界,各国对务实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
中方此次 “算总账” 式的回应,正是顺应了这一国际潮流,通过明确立场、澄清事实,为COP30大会的顺利推进扫清障碍,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从博弈走向合作,从口号走向落实。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