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大了,连人民日报都都看不下去了。
河北廊坊香河县,一场婚礼竟被十几条壮汉和五十条香烟搅成噩梦。新娘哭着弃车打车去结婚,婚车司机曝光真相后视频却被“消失”,而当地回应轻飘飘一句“风俗常见”?
这哪是风俗,分明是披着“讨喜”外衣的拦路抢劫!
![]()
所谓“讨彩头”,不过是地痞流氓的遮羞布。真正的民俗,是邻里递颗糖、说句吉祥话;而这些人,一上来就堵出口、按引擎盖、开口要50条烟,按市价算,少说五六千,若换成“高档烟”,轻松破万。这不是沾喜气,是趁火打劫。
更恶劣的是,他们不要钱,偏要烟,明显是团伙作案:烟好变现、不留转账痕迹,手法老练得像干过多少回。
新人怕误了吉时,忍气吞声;围观者怕惹麻烦,袖手旁观;结果呢?恶人得寸进尺,善良成了软弱的代名词。更讽刺的是,司机发视频维权,内容却迅速被下架。
![]()
网友质疑:是不是怕影响“地方形象”?可捂住眼睛,苍蝇就不会飞了吗?
这种事,早不是孤例。温州龙港曾有“丐帮”,结婚必上门,交钱才给“红纸通行证”;张家口有独腿团伙,专蹲酒店门口勒索婚车。
如今廊坊上演同款剧本,时间、地点、话术高度雷同,极可能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婚庆黑产”。他们吃准了新人“不愿闹”的心理,把喜事当提款机。
法律早就划了红线。
《刑法》第274条写得清清楚楚:以威胁手段强索财物,数额较大即构成敲诈勒索罪。五十条烟,早已越过立案门槛。
人民日报一针见血:“这不是风俗,是违法犯罪!”
![]()
可为什么屡禁不止?因为基层治理长期装聋作哑,把恶性事件当成“民间小事”,甚至用“本地规矩”来搪塞。
但规矩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今天默许他们要烟,明天就敢要金条;今天只拦婚车,明天就敢拦救护车。社会秩序不是靠“忍”维持的,而是靠对恶的零容忍。
廊坊有关部门,别再装睡了!
该查团伙,就顺藤摸瓜;该追责,就问责失职;该普法,就让老百姓知道:遇到拦车,立刻报警,别怕“坏了吉时”,你的退让,只会让更多人受害。
![]()
婚礼是人生最庄重的仪式之一,不该成为地痞的猎场。别让几只苍蝇,毁了一座城的名声;更别让“风俗”二字,成了犯罪的免死金牌。
正义不发声,恶就会喧宾夺主。现在,轮到廊坊亮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