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管培生,为啥不吃香了

0
分享至

“金九银十”的秋招已经落下帷幕,大家收到了令人心动的 offer了吗?

每年这个时候,空气里似乎总飘着两种情绪:一边是毕业生对未来的期待,另一边,也有不少现实的困惑——

“读了这么多年书,第一份工作到底该怎么选?”

“该求稳,还是该追梦?”

“满屏的‘管培生’,到底靠不靠谱?”

“师范生,还能找到好去处吗?”

这些声音,汇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听说”,也悄悄放大了不少人的焦虑。

但“听说”终究是“听说”。真实的就业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哪些岗位抢手,哪些遇冷?在招聘方眼里,什么样的年轻人更受欢迎?

最近,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跑了两场成都高校的招聘会,直接去现场找答案。



几天前,我们先来到了“蜀汇菁英”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成都片区)专场招聘会暨西南民族大学2025年秋季大型双选会。

现场共计来了200家左右用人单位,企业类型还是比较丰富,包括国企、高校和一些市场化的科技类、建材类、食品类、教育类、文化传播类等企业。



逛了一圈,我们第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管培生”岗位真的太多了。现场至少三分之一的单位都在招管培生,薪资在5k-1w不等。

所谓管培生,全称为管理培训生,一般是企业为培养未来管理层设立的岗位,应届生进去后通常不直接定岗,而是先在不同部门轮岗锻炼后,再确定岗位。

前几年,管培生可是火得不行。因为自带“直通高管”“储备干部”等标签,很受毕业生青睐。



这两年,招聘管培生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多。在各大招聘软件上搜索“管培生”,上到万人大厂,下至不足20人的单位,都有管培生、储备干部的招聘,甚至各行各业都在招:房企、教育、金融、零售、养老院……

不过,我们发现,虽然企业招得欢,但同学们投的热情却没那么高,有点“冰火两重天”的意思。

现场有位刘同学,在几家管培生招聘展位前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投简历。他告诉我们,自己今年研三,学的专业有点限制,所以想看看不限专业的岗位。“说实话,不太敢投管培生,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比如最后定什么岗?能不能转正?工资能拿多少?什么信息都不清楚,怕踩坑。”

他身边的同伴也表示不太考虑,“网上搜‘管培生’,几乎都是劝退的,还有人调侃管培生就是‘好管理、好赔偿、好放生’,加上我们身边也有经历过的学长学姐,说真进了公司,管培生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另外,在现场还有一类岗位也挺“冷”的——就是销售、主播这类。有些公司开出的薪资不错,甚至过万,但投的人还是不多,比如汽车、建材、文化传媒这些行业的公司。

为啥大家不爱去?

有几位同学聊起来就说:“销售岗嘛,拼体力,感觉是吃青春饭的,没啥成长空间。”

与管培生、销售等岗位的“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标注清晰、职责明确、且相对稳定的岗位,比如,高校辅导员、技术研发、财务会计、行政管理等岗位,基本都保持着较高的人气。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也咨询了现场的生涯规划指导李老师。在他看来,在他看来,这种“冷热不均”其实反映了现在学生择业观念的理性进化。

“什么才算好工作?每个人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有人追求高收入,有人看重稳定性,这都没错。但关键是,同学做选择之前,一定要穿透岗位名称,去做‘尽职调查’。”

李老师表示,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岗位,都要辩证看待,不能一棒子打死。“比如管培生,如果是成熟、规范的大型企业,它的管培生项目往往有清晰的轮岗路径、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完善的导师制度,那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反过来,如果公司本身体系不完善,管培生则可能面临定位模糊的困境。”

“再比如销售、主播这类岗位,也要分清是消耗型的‘青春饭’,还是积累型的‘事业岗’。像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高端制造这些领域的技术型销售,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整合能力,职业生命周期很长,属于越老越吃香。而主播如果能在一个垂直领域深耕,建立起个人专业影响力,同样可以实现长期发展。”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在四川师范大学举办的“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活动(四川站)”现场。

尽管天空飘着小雨,但招聘会气氛热烈不减。根据现场电子大屏公布的官方数据,上午10点50分,入场人数就已超过了3700人,预约人数更是超过了6000人。

作为一场在师范类大学举办的招聘会,现场600多家用人单位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来自教育行业。现场聚集了150多所中小学以及7所高校,其中不少都是成都家长们非常熟悉的学校,也是我们在本场招聘会中关注的重点。

哪些中小学最受求职者青睐?求职者在选择学校时,最看重哪些因素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招聘现场。

现场最令人瞩目的,是各个名校前排起的“长龙”。

比如,石室联合中学的展位前,求职者们排了三列纵队,队伍有十几米之长;石室天府中学、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展位前的过道上也挤满了求职者;树德中学怡心湖学校的展位也被围得水泄不通,桌面上简历已堆起厚厚几叠,目测已有数百份之多,后排仍有不少求职者努力伸手将简历从人缝中往前递。





一位川师本校的大四学生告诉我们,成都市内较为有名的中小学,是她求职的首选目标:“虽然竞争会很激烈,但名校的平台不一样,对教师的发展重视程度也高。起点不同,未来的道路宽度就不同。”

除了名校光环,真金白银的薪酬依然是求职者最核心的关切。新都区南丰小学校的展位也被求职者层层包围,该校招聘负责人一边接收简历,一边向我们介绍:“我们学校开的薪资高,月薪一万到一万五,所以投递简历的人特别多。我们一上午已经收到超过400份简历了。”



那么,学校方面,在招聘中会重点关注求职者的哪些特质呢?

有学校的招聘老师坦言,他首先会关注求职者的“学校光环”,其次是基本的资格证,再看求职者的在校经历,比如是否参加过学生会、社团社联,担任过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等。

另一位招聘负责人告诉我们,除了这些写在纸上的“硬东西”,学校在招聘时还会格外关注求职者的性格,“做老师的,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善于和学生打交道,懂得沟通。所以我们特别看重应聘者是否性格开朗、有亲和力,这些‘软实力’也至关重要。”

此外,多位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们越来越看重教师的专长与创新能力。一位招聘老师解释道:“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能教好课本的老师,更希望他能把大学里学到的前沿知识、理论,转化成孩子们能直观感受、乐于参与的体验。我们希望老师不只局限于传授现成的东西,更要创造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另外,两场双选会逛下来,我们还注意到,“简历指导”点位前永远排着长队。

这也不难理解,对毕业生来说,一份出色的简历,真的是敲开企业大门的“第一块砖”。

那怎么把简历做得更出彩、更打动HR呢?我们也请教了一些资深HR和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几点实用建议,赶紧收藏!

  • 个人信息板块:精准传达定位与稳定性

这一栏并非简单的内容罗列。首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是个加分项,尤其在应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时候。其次,籍贯与现居地的填写需有策略,如果求职目标城市与籍贯不一致,建议将“籍贯”替换为“现居地”,直接写明当前所在的城市。这样可以打消HR对于求职者工作稳定性和异地求职成本的疑虑,显得诚意更足。

  • 教育背景与经历:凸显学习与实践能力

教育背景的核心目的是证明学习能力。如果绩点(建议3.5以上)或专业排名(如前30%)有一项突出,要明确标注。如果都不突出,那就清晰列出核心课程和成绩,再补上和能力相关的奖项,比如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些。

实习经历是验证理论知识与岗位匹配度的关键。写的时候别太笼统,尽量具体,比如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也可以提及所持有的相关证书(比如初级会计证)。这样HR能快速判断求职者是不是“来了就能上手”。

  • 项目/校园经历:展现综合素质与发展潜力

项目经历,特别是像“创新创业大赛”这类,在国企和大型民企眼里很受欢迎。写的时候可以按照“项目背景-个人职责-项目成果”这个逻辑来,尽量把自己的贡献量化出来。

校园经历(如学生会、社团、班干部)重点在于展示自身的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HR看重班干部经历,其实是看重其背后代表的主动性和培养潜力。即使未担任职务,也可以通过具体活动案例(如独立策划、组织某项活动)来证明具备同样的能力。

  • 证书与技能:规范书写,突出特长

证书和奖项这一块要分类清晰,一目了然。

第一,语言和技能证书。一定要写规范的全称和缩写,比如“大学英语六级(CET-6)”“全国计算机二级”。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会用系统机筛,关键词不规范,可能第一轮就被刷掉了。第二,奖项和比赛荣誉。可以单独列出来,和教育背景部分的奖项区分开,形成有力的补充证明。第三,兴趣爱好。如果能转化成技能证明(比如“国家二级篮球裁判员”),体现出专业性,那会是很加分的亮点。

至于应聘环节,同学们就进入了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核心技巧在于充分地准备、真诚地沟通、自信地展示。大家可以将每一次面试,都当作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及时复盘,不断优化。

说到底,找工作这件事,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这很正常。但重要的是别被这种紧张推着,盲目地跟着人群走。比起追逐那些看起来“热门”的岗位,找到一份自己能上手、待得舒服、并且有发展空间的工作,或许更重要,也更实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incentive-icons
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成都商报教育新闻部权威打造
8859文章数 944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