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这两天刷B站的时候
看了up主抽了个大象做的
科比系列相关的视频。
![]()
这些视频
它们都是AI做的,
主要的内容是,
ai科比看自己的ai整活视频。
作为死忠科密,
我看完了所有视频,
看得津津有味,
只想说一句,
真的贼尼玛牛逼,给老大整得有血有肉,真的像活了一样!
![]()
底下评论区也是一片感叹:
![]()
![]()
AI做出来的他的声音、表达、样貌、一颦一笑都太像了。
一瞬间,我真的分不清
屏幕对面的那个人是AI召唤的幽灵,
还是我的记忆本身活了过来。
看着他在视频中,
在天安门广场说中文、和迈克尔杰克逊带货直播、被英国女王碰瓷,
也看着他看到自己坐在直升机上,
急得大喊no。。。
![]()
为此,
他甚至像模像样宣布了永不再坐直升机。。。
![]()
这一刻,
虚幻call back 了现实。
评论区,有句留言被顶到很高,
![]()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这句话像一根针,精准地扎进我们这代人的软肋。
不得不承认的是,
我们已经到了跟很多人说告别的时候。
小时候看科比打球,
学科比的飘逸潇洒后仰跳投,
学他投进绝杀后的握拳凶狠表情,
再到后来学他的曼巴心态,
我们也害怕有一天
再也想不起这些,
害怕以后跟别人说起科比,
只能说出他是一个很好的球员。
所以我们拼命转发他的集锦,
收藏他的语录,
好像这样就能把一个人留在时间的长河里,
但那也就仅此而已。
而这些AI创作后的视频,
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
它让科比看见了我们的世界:
他看到自己成了表情包,也看到我们还在不断地提起他。
这种临场感,
比任何的纪念都更鲜活,也更具欺骗性。
可惜我前面说到的那架直升机,是真的
那一刻,
现实和虚幻第一次有了联结。
所有的思绪都被拉回到了2020年1月26日,
他带着他最爱的女儿,
永远消失在了卡拉巴萨斯的雾气里。
那种消失是彻底的、残酷的、不可撤销的。
我关上了视频,
随便在B站上看了其他类似的视频,
不得不感叹,
随着AI的发展,
这两年类似的视频也越来越多,
虽然他们都不完美,
但这也反而成了最像人的地方。
无论是出于怀念,
还是玩梗,
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遗忘。
这种对抗并不只发生在粉丝和偶像间。
![]()
我想起去年看到的一则新闻,
来自日本的艺术家Koya Matsuo
借用当时Luma的Dream Machine 做了一个怀念他已故了很久的妻子的视频,
靠着当时还不那么成熟的AI视频技术,
让他的妻子第一次动了起来,
甚至还借用各种音频软件,给视频配上了妻子的歌声。
从此之后,
模糊的记忆便有了具体的模样。
写到这里,
也不由地想到了我已经去世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个化学老师,
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老家的小县城里,
很少来过上海和我一起生活,
记忆里只有在我小学、初中的时候来带过我。
后来长大了
我出国念书,见面的时候就更少了,
所以,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她的照片,
甚至就是微信上,都没聊过几句。
后来,她生病了,
我记得最后的那个国庆,
本来说好是我先坐飞机到北京,再从北京坐飞机回老家看望她,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就像命中注定一般,
从北京飞回老家的航班被取消了,
考虑到本来假期时间就短,
就没再补上那后半程的航班,
想着以后反正还会有时间,
![]()
而这段没补上的航班,也变成了我心里永远的遗憾。
过了没多久,她就因病去世了。
而我,再也没机会给她诉说一下每天发生的事情,
也因为没有留下足够鲜活的影像资料,而无法让她坐着时光机来到我的现在。
所以,请别让这个遗憾在你的生活中重演,
尽可能的多用文字、图像、声音记下你与最亲的人的生活吧,
等日后,
可以用AI,
让这些无处安放的记录有个回声。
感谢这个还不完美的AI时代,
让告别,成了待续。
让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
在对抗遗忘的路上,
少了一点点无力,
多了一点点回声。
“Mamba Out”
但还好,我们都会记得。
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