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嵌在瀑布内,从湍急的水流中伸出右臂,举起一支燃烧的火把,瀑布的激流与艺术家的身体、他手中燃烧的火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冲击。下一秒,火焰会因为他体力不止而被水浇灭吗?
![]()
这不是AI作品,是艺术家厉槟源在湖南家乡的河流中,用身体和意志创作的作品《火把》。在“重新发现时间——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现场导览时,总策展人施瀚涛说,为了创作《火把》,厉槟源在瀑布中站立了二小时。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往往通过行动、录像和行为艺术表演,深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探索身体、物质、环境和观念,个人色彩强烈。
艺术家柴觅和雷磊的作品《1993-1994》,灵感来自意外发现的家庭录像带。影片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柴觅的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他记录下自己在中东的日常生活和公路旅行。柴觅的父亲曾在阿联酋工作过七年,带队承建各类建筑工程。柴觅则将父亲的旁白以及自己的几首诗歌加入到录像中。
![]()
这件作品,记录下较早赴海外工作的中国人的私人生活,以及中国打工人视角下90年代中东地区的日常生活。对柴觅而言,创作过程也是一次对亲情、成长的重新探索与认知——幼年时期,父亲长期不在身边,这对柴觅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与父亲就这件作品进行的合作,让她看到了那段异国生活对于父亲的价值和意义。
陈镪的实验剧情动画作品《白云苍狗》,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天空之城的孩子们的故事。创作缘起于蒲粤梅的油画系列作品《悬城》。记者在现场一下子被个性强烈的色彩和简洁朴拙的笔触吸引,但故事里的哀伤与抗争,又颇为悲情乃至绝望。蒲粤梅搬入高层住宅后,有感于日常生活的变化,创作了《悬城》系列。《白云苍狗》中颇为颠覆的世界观和场景、情节,可以视为对当代城市生活的反思。
![]()
11月9日,“重新发现时间——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开幕,呈现了17组艺术家的60余件作品,展出的作品选自中国影像艺术年鉴工作团队收集和整理的2024年公开展览和发表的作品,是三千多件作品中的一小部分。
回到自我,回到身边。当图片和视频越来越多地取代现实生活,艺术家更多地从自身经历与记忆、家庭和家乡、身边的人等出发进行创作,展示个人思考,这也可以视为一种提醒和警示。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自2023年启动以来,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作品征集和学术研究,逐步建立起涵盖全国范围的影像艺术观察网络。该项目通过设立长三角、西南等工作站,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推动当代影像艺术的深入研究与交流。展览期间还将同步举办国际论坛等系列活动。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6年3月22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