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能否成为西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年11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重磅公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管辖原江北区、原渝北区(不含大湾镇等5镇)和北碚区部分街道镇;同时将原渝北区北部5镇划归北碚区管辖。这一调整涉及352万人口、1360平方公里土地,两江新区GDP基础盘达5200亿元,相当于重庆全市经济总量的16%。这场被称为"重庆发展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究竟能释放出多少发展红利?
![]()
空间重构破解十年治理难题
"以前企业落地要盖13个章,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在两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完手续的某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负责人感叹道。这种效率提升背后,是困扰两江新区十年的"1+3"联合开发模式终于画上句号。2010年设立的两江新区,虽顶着"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光环,却长期面临与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的管理重叠问题。数据显示,原两江新区直管区面积仅638平方公里,却要协调三个行政区的规划审批,导致重点项目平均落地周期长达18个月,比上海浦东新区多40%。
调整后2025年1-6月两江新区直管区GDP同比增长7.3%,工业投资增长22.5%,重点项目落地周期缩短至12个月(较调整前减少33%)。调整后,两江新区整合原江北区金融中心、渝北区临空经济带和北碚区蔡家智慧新城,形成"一核三带"空间格局。特别是龙兴、水土、鱼复三大片区释放出的12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项目提供连片开发空间。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测算,这种空间重构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2%,预计2026年就能新增投资超800亿元。
![]()
产业协同激活新质生产力
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总装车间,机械臂每90秒就能组装完成一台问界M9。这个年产值超600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如今与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仅相距15公里。"零部件运输时间从2小时压缩到20分钟,每年节省物流成本3.2亿元。"企业负责人透露。这种产业链集聚效应,正是行政区划调整的核心价值所在。
赛力斯2025年营收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问界M9/M8累计交付80万辆;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60万辆(增长95.6%),软信企业营收528亿元(增长21%)。
两江新区已明确"33511"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三大主导产业目标2027年规模突破3000亿元。数据显示,2024年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3.9万辆,占全市78%;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10.7%,京东方8.6代线产能利用率超95%。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区研发投入强度达6.7%,明月湖实验室在合成生物领域已取得3项国际领先成果。
![]()
北碚区能否打造生态经济样板
与两江新区的产业集聚形成鲜明对比,北碚区获得华蓥山生态屏障和统景温泉等资源后,正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指出:"北碚区60万人口、1100平方公里面积,生态资源占比达65%,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具有先天优势。"
2025年4月签约26个文旅项目总投资70亿元,包括缙云山科幻游乐项目(全息影像技术)和金果园文旅康养项目(1024亩),预计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调整后的北碚区明确两大方向:一方面依托西南大学建设科学城北向拓展区,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与西部科学城形成错位;另一方面打造"嘉陵江文旅走廊",规划建设统景温泉康养度假区等项目。
数据显示,北碚区2024年文旅收入增长35.5%,渝武高速复线通车后,到重庆主城仅需25分钟,这种"半小时生活圈"有望吸引年客流量突破800万人次。
![]()
市民生活迎来哪些实质变化
"孩子上学不用跨区办手续了,医保直接在手机上就能切换参保地。"家住原渝北区龙溪街道的市民王女士发现,虽然门牌换成"两江新区",但生活便利度明显提升。重庆市教委数据显示,调整后两江新区将新增12所优质学校,医疗资源整合后三甲医院床位数增加18%。
政务服务"一窗综办"覆盖率达100%,医保报销跨区结算时间从3天压缩至2小时,邢家桥社区新增2所优质中小学。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城市治理升级。两江新区已启动"城市大脑"建设,整合原三区23个部门数据资源,在交通拥堵治理等8个领域实现"一屏统管"。试点区域显示,智能调度系统使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5%,这种治理效能的提升,或许比GDP数字更能让市民感受到改革温度。
![]()
成渝双城经济圈获得新动能
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维度,两江新区与四川天府新区形成"双核联动"格局。2024年川渝汽车产业产值达1.2万亿元,占全国12%,两地企业配套率提升至78%。随着两江新区行政壁垒消除,预计将带动产业链协同效率再提升20%。
2025年成渝汽车产业产值1.2万亿元(占全国12%),较长三角产业链协同效率低20%,但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形成"双核联动",带动川渝企业配套率提升至78%。重庆社科院专家指出:"两江新区GDP突破万亿后,将与成都高新区形成'双万亿'创新极,这种能级在中西部尚无先例。"特别是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支撑下,两江新区果园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50万标箱,铁海联运班列覆盖127个国家,内陆开放门户功能持续强化。
这场涉及千万人的行政区划调整,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发展动能。正如重庆市民政局局长阚吉林所言:"行政区划本身就是重要资源。"当352万两江人在同一行政框架下协同发展,当产业、空间、治理的乘数效应充分显现,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底气,或许就藏在这方重新划定的版图之中。未来三年,将是检验这场改革成效的关键期,而市场主体的信心指数,或许比任何统计数据都更能说明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