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7岁DNA之父离世!25岁封神34岁拿诺奖,晚年却因一句话身败名裂

0
分享至

97岁DNA之父离世!25岁封神34岁拿诺奖,晚年却因一句话身败名裂

最近科学界炸了个不大不小的消息,被称作“DNA之父”的詹姆斯·沃森,在当地时间2025年11月6日于纽约去世了,享年97岁。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大年纪离世也算喜丧,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位老爷子的一生,简直比电影剧本还跌宕起伏。

咱们先不说他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成就,单说他临走前的样子,就够让人感慨的。

说句实在话,能活成他这样“痴”于一件事的人,真没几个。

最先放出消息的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这个地方在科学界的地位不用多说,号称“分子生物学的摇篮”,而沃森曾经就是这儿的灵魂人物,实验室里甚至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沃森生物科学学院”。

根据实验室的官方声明,沃森一周前因为染上了点传染病住了院,后来病情虽然稳住了,但身体实在扛不住,就转去了临终关怀病房,最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安安静静地走了。

他儿子邓肯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让不少科研人员看了鼻子发酸:“我爸到体力完全跟不上的时候,手里还攥着最新的基因编辑研究论文,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还在那儿逐字逐句地看。”

你发现没,真正把科研当生命的人,从来都不是装出来的。

沃森这一辈子就钻了“DNA”这一个牛角尖,到最后一刻都没放下。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位美国科学巨擘,跟咱们中国还有段特别深的缘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频繁来中国参加学术会议,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的科研氛围里有种特别的韧劲,让我着迷。”

我跟你讲,沃森还是个实打实的中国吃货,尤其对北京烤鸭情有独钟。

要知道北京烤鸭可是咱们的美食名片,凭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吃法享誉世界,沃森第一次吃就彻底沦陷了,吃完还特意拉着翻译问:“这鸭子是怎么做到皮脆肉嫩的?简直是奇迹!”

后来每次来中国,必吃烤鸭,还会跟人炫耀:“我吃过北京最正宗的烤鸭,那味道,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

除了吃,沃森晚年还迷上了中国国画。

他收藏了不少作品,甚至跟朋友开玩笑说:“想买真正的好国画,就得找最贵的画廊,别心疼钱,好东西值这个价。”

他还一直坚信,上海藏着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品,总说要去上海的画廊淘淘宝。



可惜啊,他还有个去中国西部看看的梦想,想亲眼看看敦煌壁画,看看青藏高原的风光,到最后也没能实现,成了一辈子的遗憾。

沃森身上还有不少好玩的小故事。

他当冷泉港实验室主任的时候,对食堂饭菜要求特别高,嫌厨师手艺不行,居然专门掏腰包送厨师去巴黎学习西餐。

结果厨师去了半年,西餐没学精,倒把品红酒的本事练出来了,回来还跟沃森显摆怎么辨别红酒好坏。

沃森非但没生气,反而笑了好多年,逢人就说:“我这钱花得值,起码培养了个红酒专家。”

聊完了这些趣事儿,就得说说沃森这辈子最牛的成就了,25岁那年,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一起,找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这事儿有多厉害?这么说吧,1953年他们在《自然》杂志发表这篇论文的时候,整个科学界都沸腾了,因为这相当于直接打开了生命密码的大门。

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DNA是啥?就是咱们常说的遗传物质,每个人长得像爸妈、有没有遗传病,全靠它说了算。

但在沃森他们发现双螺旋结构之前,科学家们折腾了好多年,也没搞明白这东西到底是啥样的。

沃森和克里克这一发现,就好比以前咱们只知道电脑能干活,却不知道主板上的线路是怎么连的,现在突然看明白了底层构造,后面的操作就都顺理成章了。

正因为搞懂了双螺旋结构,两条以磷酸为骨架的链相互缠绕,中间靠氢键连在一起,科学家们后来才能一步步破译基因序列,搞清楚哪些基因会导致遗传病,甚至发明了转基因技术,让农作物更抗病、更高产。

可以说,现在咱们能享受到的基因检测、遗传病治疗等医疗福利,追根溯源都得感谢这个发现。

34岁那年,沃森就凭着这个成就拿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个年纪拿诺奖,在科学界里简直是“火箭速度”。

要知道,这个发现被公认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突破之一,跟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放在一起都不逊色。

但说句实在话,再辉煌的成就背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争议。

当时英国有位女科学家叫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她通过X射线结晶学技术,拍了一张至关重要的DNA照片,这张照片清晰地显示出了DNA的螺旋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完善双螺旋模型最核心的依据。



可关键问题来了,这张照片是富兰克林的同事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拿给沃森和克里克看的。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沃森和克里克最初发表的论文里,压根没提富兰克林的贡献,就好像这个发现全是他们俩的功劳。

后来富兰克林自己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文章,间接证实了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但她本人性格低调,没公开跟沃森他们计较。

不过这段往事,一直是科学史上关于“成果归属”的经典争议,直到现在还被人拿出来讨论。

好在多年后,沃森也终于承认了富兰克林的贡献。

在伦敦国王学院为富兰克林命名的大楼揭幕仪式上,沃森特意赶去致辞,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如果没有罗莎琳德的研究数据,我们不可能那么快找到DNA结构,她的贡献是我们能有这项发现的关键。”

这句话虽然迟到了几十年,但也算是给这段争议画上了一个不算完美的句号。

谁也没料到,这位站在科学巅峰的人物,晚年居然因为口无遮拦,把自己的声誉摔得稀碎。

事情的起因是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种族主义言论,最离谱的是他居然说“某些种族的智力水平存在先天差异”。

这话一出来,全世界的科学界都炸了锅。

要知道,现代科学早就证实,智力受遗传、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跟种族没有半毛钱关系。

沃森的这番话,不光违背了科学共识,还充满了偏见和歧视。

全球各地的科学家都站出来谴责他,说他“丢了科学家的底线”。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待了一辈子的冷泉港实验室直接跟他划清界限,撤销了他所有的荣誉头衔,连他曾经担任的名誉主任职位也给撸了。

其他几家学术机构也纷纷表态,跟他撇清关系,以前以他为荣的机构,现在都恨不得把他的名字从墙上抠掉。

虽然沃森后来迫于压力道过歉,但大家根本不买账,他的声誉就这么一落千丈,从人人敬仰的科学泰斗,变成了备受争议的“争议人物”。



从另一个角度看,沃森的性格里本来就有“一根筋”加“口无遮拦”的一面。

他这辈子干过不少出格的事,比如他是全世界第一个拍卖诺贝尔奖章的科学家。

2014年底,他把自己的诺奖奖章拿出来拍卖,最后卖了475万美元,比预估价格高出了近一倍。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啥要卖这么重要的东西,他倒是说得直白:“我需要钱,而且这枚奖章放在我这儿,不如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不过话说回来,沃森对年轻人倒是挺实在的。

他一直跟年轻科研人员说:“要做最好的自己,先和最好的人在一起。”这句话后来还成了冷泉港实验室的信条。

他的门生后来解读说,老师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让大家“别怕跟高手过招,大胆去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只有敢闯敢试,才能出成果”。

如今沃森走了,但他留下的科学遗产还在发光发热。

就在上个月,美国有个科研团队基于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基础,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能同时修复多个致病突变,把某些遗传病的治愈率从以前的不到10%提升到了30%。

要是沃森能看到这个进展,估计得笑着从病床上坐起来。

沃森这一辈子,真是把“矛盾”两字刻在了骨子里。

25岁的一个发现,直接撬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革命,让无数遗传病患者看到希望,让农业生产迎来变革,这份功劳就算再过一百年也没人能抹杀。

可晚年的种族主义言论,又把自己钉在了“偏见”的柱子上,让一辈子的荣耀打了折。

说句大白话,科学成就再高,也捂不住价值观的漏洞;个人品行有瑕疵,也否定不了实打实的贡献。



他的故事其实就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干别的,本事再大也得先学会做人,心要是歪了,再牛的成就也撑不起真正的尊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1:37:01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项鹏飞
2025-11-11 19:38:27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青春上海
2025-11-11 11:35:14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懂球帝
2025-11-11 18:52:03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开柒
2025-11-11 18:30:46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熊太行
2025-11-11 18:01:42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懂球帝
2025-11-11 18:01:10
中方将向菲律宾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0多人死亡

中方将向菲律宾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0多人死亡

鲁中晨报
2025-11-11 19:51:02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12 01:08:24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36:48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木蹊说
2025-11-11 16:06:19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深圳晚报
2025-11-11 07:59:35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05:17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界面新闻
2025-11-11 22:44:34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1 13:52:04
央视直播,国足VS越南,冲3-0开门红,邵佳一督战,首发11人浮现

央视直播,国足VS越南,冲3-0开门红,邵佳一督战,首发11人浮现

球场没跑道
2025-11-11 21:34:38
2025-11-12 05:20:49
梦史 incentive-icons
梦史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3014文章数 7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房产
数码
亲子

旅游要闻

“萌狮叫醒”服务是跑偏的文旅创新

艺术要闻

美得令人窒息!印度美女照片震撼上线!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数码要闻

索尼多款相机固件更新,修复充电低电量提示等问题

亲子要闻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