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国的能力,却偏偏想学美国的套路,在争取到第二次访华机会之后,定于11月中旬来华访问的德国开始了虚空造牌。
从11月6日开始到11月8日,德国接连对华开三枪
1、11月6日,德国总理默茨公开宣称要对中国的钢材征收进口税,给出的理由是要保护德国本土的钢材企业
![]()
2、11月7日,德国中央银行行长在欧洲议会上渲染中国威胁,称欧洲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让中国明白欧洲的核心产业必须得到保护,中方足量保证稀土供应,同时欧盟也要考虑好一旦和中方交涉失败,要对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报复措施,迫使中方妥协
3、11月8日路透社又曝光了一份来自于德国的动议,文件内容显示德国政府计划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的领域包括能源、原材料进口以及中国在德国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投资,
据悉这份动议由德国总理默茨领导的保守派联盟及其联合执政伙伴社民党共同提出的动议,已经提交给了德国议会,将在11月14日通过。后续展开对于中德贸易的调查。
![]()
路透社对此评价称:德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强对稀土的管制,引发了供应链的担忧,促使德国重新思考对华贸易关系。
实际上则不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中美打起了贸易战,美国减少了对华进口,德国迅速超过了美国成为了对华贸易伙伴。2025年前8个月双边贸易额达1634亿欧元,这样的数额让德国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想学着美国用贸易逆差同中方展开谈判。
除此之外,德国毫无安全感,虽为传统的制造业国家,但是面对着中国在汽车机械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对德国汽车领域形成潜在的挑战,在加上俄乌冲突之后的立场不同,以及德国拿众多的政党受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影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所以他们热衷于和美国一起,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不断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
![]()
但是这些德国政党似乎忘了,德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得快,全都得益于默克尔在16年期间坚持不断地访华,来了一个中德十年之约,同时有借助中欧班列的运行,让德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
在默克尔下台之后,俄乌冲突开始,北溪管道被炸德国开始拼了命的反俄,导致国内能源价格极度上涨,再加上美国的保护主义关税,让德国制造没了优势。直接导致德国的经济连续三年增长停滞。
现在德国这些政党不但不思进取,反倒开始开历史捯车,争不过中国,就想拿捏中方,有用吗?没用,德国向中国飙升的进口额,已经说明了它对中国的依赖度。德国严重依赖中国的电子产品,以及中式机械,还有各类消费产品,而中国市场则热衷于德国的汽车,以及化工产品,电器设备,铁路设备工业原料等相关产品,两国供应链高度契合,德国政党口中的保护主义,最终结果只能是伤不了中国却困住了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