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叔,您最近尿蛋白控制得不错啊!”诊室内,医生拨弄着化验单,露出难得的笑容。65岁的秦大叔前几年查出慢性肾小球肾炎,家里人日夜担心。可最近三个月,他的尿蛋白指标始终维持在理想范围,而且血压也较之前平稳。
家人既意外又开心:“是不是新药的作用?”秦大叔却摇摇头,憨厚一笑:“其实啊,我这阵子就在吃医生建议的几样‘普通食物’,没想到效果还真明显……”
很多人以为,肾病只能靠药物才管用。但你知道吗?北京协和医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某些日常食物对肾病患者而言,或许远比多数人想象的要有用得多。其中有三种看似平常的食材,居然能有效帮助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尤其是第2种,70%的肾友却总是忽略!这些到底是什么?它们为何能帮助肾脏“减负”?又该怎样科学食用,才能让尿蛋白很难再升高?
![]()
很多肾友或者家属对尿蛋白这个指标并不陌生,可你知道尿蛋白丢失的“小数点”变化,背后其实隐藏着什么风险吗?
尿蛋白一直升高,不仅意味着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还会加重肾脏炎症反应,长期下去可导致肾功能快速下降、甚至发展成慢性肾衰竭。更让人忧虑的是——数据显示,尿蛋白每上升1g/天,未来3年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可升高近30%(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指南)。
![]()
那么,为什么有的患者反复尿蛋白高,药也吃了,指标还是控制不下来?其实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饮食结构不当。
过高的蛋白、脂肪、盐摄入,反而加重了肾脏负担,让炎症、损伤持续存在。而要想让肾脏“喘口气”,最核心的秘诀就是:用科学饮食,帮助肾小球减少受损,调节局部免疫,提高自我修复能力。
那么,哪些食物对肾功能维持、尿蛋白控制最有帮助?2023年由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联合发布的数据汇总了近6000名肾病患者的长期饮食记录。被证实对肾脏“善意满满”的,正是以下三类:
![]()
最新一项涵盖1100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队列研究明确指出,每天适当摄入低脂牛奶或酸奶,可使肾功能年下降率降低约14.3%,并且达到显著降低尿蛋白(下降幅度7-15%)的效果。
其主要原因在于,低脂乳制品富含优质蛋白和钙,但胆固醇含量低,不会对肾小球形成负担,还能提高免疫屏障能力。特别是每天1杯200ml,效果最为明显。
![]()
深色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芥蓝,内含丰富的叶酸、镁、维生素K和多酚抗氧化物。一项2022年发表于《临床营养》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肾病患者每日蔬菜摄入量增加80-120g,尿蛋白数据平均下降11.6%。
富含欧米伽-3的深海鱼
不少朋友担心吃鱼“腥”,但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鲭鱼)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是公认的抗炎利器。美国肾脏基金会发布最新共识,每周2-3次深海鱼摄入,能够让尿蛋白水平稳定,比不吃鱼的患者尿蛋白年增长风险低18.5%。其背后机制为欧米伽-3可降低炎症反应、修复肾小球细胞。150g/次为宜,烹饪尽量少油、清蒸更佳。
![]()
仅仅“吃”对食物远远不够,如何选择、烹饪、搭配,也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乳制品优选低脂,不要空腹饮用,与主食搭配吸收更好;
绿叶蔬菜必须充分焯水,控盐、少油,搭配豆制品降低钾风险;
深海鱼建议清蒸、炖煮,辅以生姜去腥,不推荐油炸或重口味酱汁。
此外,坚持定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建立限盐、优质蛋白、低钠饮食模式,切忌盲目尝试“偏方”或“补品”。中青年患者要避免熬夜、暴饮暴食,合理运动辅助改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