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吉隆坡传出一则消息,马来西亚和美国正式签署了“互惠贸易协定”。
![]()
这个消息一出来,不少关注东南亚局势的人都有点意外,毕竟马哈蒂尔时代的马来西亚,可是一直走着平衡外交的路子。
毒丸条款藏玄机,马美合作不简单
这份协议的核心内容其实不复杂。
![]()
马来西亚答应降低美国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门槛,未来十年还要给美国砸700亿美元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关键矿物领域。
作为回报,美国只是维持了对马来西亚出口的大部分关税,只给部分商品开了零关税的口子。
最让人在意的是协议里的“毒丸条款”。
这个条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指向中国,规定如果马来西亚和美国认定的“威胁其基本利益”的国家签新协议,美国就能单方面终止这份协定,还能恢复更高的关税。
![]()
这种操作可不是第一次见,美国之前和越南、柬埔寨签协议时也玩过这一套,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打断东盟和中国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协议里还有些细节也值得琢磨。
马来西亚得跟着美国的节奏,对敏感技术和商品实施出口管制。
如果美国不让卖的东西,马来西亚也不能卖。
这一下就直接冲击到了中马在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
更有意思的是转运货物的惩罚规则,惩罚关税高达40%,明摆着就是针对那些想通过马来西亚转口到美国的中国制造产品。
这和马哈蒂尔时期的中马协作比起来,差别可太大了。
那时候中马合作的重点是基础设施,高铁、港口项目一个接一个,投资规模超千亿令吉,实实在在带动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
科技方面,中马联手搞5G网络,覆盖率都达到了80%,技术迭代速度也快,每两年网速就能翻一倍。
![]()
现在倒好,马来西亚要重新评估所谓的“安全风险”,得转向本土或者美国的供应商,成本自然跟着涨了不少。
中马联动遇变数,大国博弈中的小国困境
安瓦尔政府为啥要这么选?说白了还是美国的关税压力太大。
对美出口占马来西亚总出口的14%,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政府辩称签协议是为了避免经济衰退。
但如此看来,这个选择背后还有更深层的考量。
![]()
马来西亚其实一直想两边都不得罪。
本来想加入金砖国家,2025年4月还专门和中国讨论过这事,显然是认可新兴市场的潜力。
可转头又和美国签了这么一份绑定性极强的协议,金砖进程也跟着放缓了。
这种“双向押注”的操作,怕是很多小国在大国博弈中都有过的想法,但能不能玩好可就难说了。
美国这边也没给多少实在好处。
![]()
虽然承诺提供技术援助,帮马来西亚把炼油厂现代化,效率能提升一些,但明确要求不能用中国部件。
还有50亿令吉的基础设施援助,看着不少,可主要是用于公路升级,短期能看到效果,却没多少技术转移。
和当年中马合作的高铁项目比起来,这些援助更像是“小恩小惠”。
对中马合作来说,这份协议的影响已经慢慢显现。
![]()
能源领域,马来西亚答应买美国34亿令吉的天然气,这肯定会影响2024年刚投产的中马液化气项目,那个项目每年能供气500万吨,现在看来配额得重新调整了。
稀土方面更关键,马来西亚得优先给美国供应,而中国之前占了马来西亚稀土出口的六成,以后只能找其他来源,采购成本自然会增加。
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也蒙上了阴影。
马来西亚原本计划2027年和中国联合测试6G技术,现在不得不重新评估美国的立场。
半导体产业原本依赖中国设备,现在要转向多元化供应,工厂升级周期拉长,成本也上去了。
![]()
不过话说回来,中马贸易的根基也不是说动就能动的,2025年头九个月,两国贸易额还涨了不少,东盟框架也在发挥缓冲作用。
马来西亚国内对这份协议的争议也没停过。
马哈蒂尔11月3日公开站出来反对,说协议让马来西亚依附于美国,还违宪,呼吁安瓦尔内阁辞职。
安瓦尔第二天就在议会回应,强调协议是为了保护出口利益,避免更大损失,还提到中国也在和美国谈关税的事。
![]()
议会里关于协议是否侵犯国家主权的讨论,到现在还没平息。
马来西亚的处境确实挺难的。
一边是传统大国的压力,一边是新兴市场的机遇,想在中间找到平衡并不容易。
但这份协议里的“毒丸条款”,其实是把马来西亚的战略选择给框死了。
一旦未来想和中国深化合作,就可能面临美国的制裁,这种绑定式的合作,长期来看并非明智之举。
![]()
中国的应对还算沉稳,2025年11月就派副总理访马,讨论深化贸易合作,目标是2026年贸易额超过5000亿令吉。
风电这些互惠项目也在推进,本地化率能达到七成,既帮马来西亚发展,也稳固了双方的合作基础。
美国想通过这种协议拉拢东盟国家,构建反华包围圈,想法挺好,但现实未必能如它所愿。
东盟国家都清楚,和中国的贸易合作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会轻易因为一份协议就放弃。
![]()
马来西亚这次的选择,更像是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的一次纠结试探。
大国博弈还在继续,小国的抉择从来都不容易。
但毫无疑问,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那些充满限制和绑定的协议,终究难以维系。
中马合作经历过风雨,只要双方都有诚意,总能找到绕过障碍、继续前行的办法。
![]()
而马来西亚最终会发现,把自己绑在某一个大国的战车上,远不如保持独立自主、开展多元合作来得稳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