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岛上,两周年

0
分享至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统筹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当城市的创新雄心

与时代的科技脉搏同频共振

一片热土如何在两年间

完成从物理空间到创新生态的深刻蜕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

西部科学城创新版图加速成型——

在这幅宏伟的创新画卷中

成都科创生态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于兴隆湖畔


成都科创生态岛。达霄羽 摄

2023年11月6日

科创岛1号馆投运

标志着这座岛正式启动运营

作为四川省构建全域创新体系的关键落子

这片约1006亩的土地用两年时间

书写了一部从“单点突破”

到“系统成势”的演进史

从首个载体的投入运营

到整岛生态的渐次成型

成都科创生态岛

用两年的时间

通过对“楼宇”、“产业”与“人”的共生解码

悄然完成角色转变——

这里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创新地标符号

而是成都乃至四川

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平台


成都科创生态岛。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Part.01

量变突破

园区“长起来”、企业“走进来”、人气“旺起来”

站在两周年的节点回望,一组数据勾勒出这片热土的生长轨迹:

全岛25栋建筑全面封顶。其中1号馆、2号馆、3号馆、W6、W7等12栋已建成,勾勒出创新生态的空间骨架。

近40家企业和创业团队在此扎根,1000余名创新人才在此筑梦,已形成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规模。

累计举办200余场科创活动,接待1800余个参观团体、3.4万余人次到访交流,科技创新、资源链接的密度与质量,同步提升。


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

亮眼的数字背后,是科创生态的加速成型,也是创新思想碰撞、融合、升华的生动写照。

午后时分,在W7的露台上,几位工程师正手握咖啡讨论算法优化。这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特色楼宇,在2025年4月已实现产业办公出租率100%,成为整岛首个“满园”的特色载体,楼内聚集的15家企业和26个创业团队,已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创生态。


成都科创生态岛W7。

8月,“2025科创天府杯”双创大赛在岛上成功举办,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场馆——3号馆正式投运。9月,“2025银河科幻大会”顺利落下帷幕,这座“低碳百变秀场”再次汇聚全球目光。

当前,1号馆的升级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今年12月将以全新面貌亮相。这也意味着,成都科创生态岛在高效运转的同时,也不断提升楼宇品质,推进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

在不久的将来,整岛建设将迎来新一轮的进度飞跃。据成都天投集团科创生态岛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科创岛项目建设集中在梓州大道侧的W5、W8至W14等重点楼栋。同步推进的梓州大道地下4条综合廊道,也将为构建区域立体交通网络提供关键支撑。”

科创岛上,一批批标志性建筑正加速成型,勾勒出日渐清晰的城市天际线。随着空间载体的渐次呈现,一个功能复合、宜创宜业的园区版图正愈发完整、立体。

Part.02

质变跃升

创新要素聚集,科技成果从“试验场”走向“大市场”

不同于传统的园区发展模式,成都科创生态岛用两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路径——以场景驱动为核心竞争力,构建起一个具有自我演进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这里,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真实场景中的淬炼打磨,“场景招商”已然成为成都科创生态岛的特色名片。放眼整岛,开放的100余个科技应用场景,如同创新的试炼场。

1号馆,近200件“成都造”代表性科技成果,充分展示了城市科技创新的无限潜力。


临湖露台上,无人机精准送达咖啡,这并非单纯“炫技”,而是低空物流技术的一次实战检验。

不远处的鹿溪河面,“未来之舟”无人船静默穿梭,载着乘客平稳航行,勾勒出水上交通的未来图景。

遍布园区内外的各类服务机器人,不仅承担着导览指引、智慧巡检与语音播报等基础服务,更持续作为AI算法优化的“场景教练”,在真实交互中推动技术迭代。


独特的场景供给,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聚集。W7楼宇内,独角兽企业占比13%,隐形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0%,已形成了优质产业集聚效应。与此同时,W6楼宇、2号馆也于今年相继投运并迎来企业入驻,岛上形成了“多点开花、串珠成链”的产业布局。

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丰富的科技应用场景是“质变”的直观呈现,其深层次的驱动力,则来自于一套全方位的赋能体系。其中,“双向揭榜挂帅”机制成效显著,“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协同网络不断延伸,合力构建起高效流动、紧密耦合的创新服务生态。


成都科创生态岛。达霄羽 摄

新腾数致副总裁余恒对此深有体会:“在科创岛的协助下,我们今年通过‘双向揭榜挂帅’平台,成功与都市农业研究所达成合作。双方将聚焦AI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手段加速育种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他补充道,“岛上集聚的产学研资源,极大缩短了协作距离,降低了沟通成本,真正实现了高效协同。”

这正是四川省“双向揭榜挂帅”机制在科创岛落地生根的生动印证。截至目前,科创岛已协助完成四个批次的企业申报,开通“科创服务直通车”超过200次,累计挖掘科技成果1000余项,持续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的服务模式也日臻成熟,形成辐射全川的科创服务网络。卫星岛体系快速铺开,崇州、东部新区、雅安、德阳等分岛相继落地,累计挖掘可转化成果150项,成功推动35个项目实现落地转化。随着卫星岛网络进一步延伸至全省21个地区,一个以主岛为核心、分岛协同联动的服务格局正初步成形。


成都科创生态岛。

作为天府新区“人工智能+”孵化加速园的核心载体,科创岛的资源集聚效应正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岛上已汇聚的优质服务机构112家,链接中试平台273家,可共享科研仪器设备达15151台(套)。未来,科创岛将进一步搭建覆盖成果挖掘、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高效整合全省科创资源,助力创新供给与产业需求实现精准匹配。

Part.03

理想栖居

构建活力微“圈”,在科创热土感受美好生活

科创岛的A面,是资源奔涌、生态和谐的创新磁极;而它的B面,则是根植于这片沃土、奔赴未来的美好生活范式。

如今,11家商业主体已构建起园区基础配套网络,覆盖便利店、轻食、西餐、智能餐吧、户外运动等多种业态,形成一个便利自足的生活圈。


TC时光花园餐厅。

TC时光花园餐厅把意式美食“搬”上岛,以高性价比满足日常午餐及各类聚会餐饮所需,见福便利店与库迪咖啡联合打造了触手可及的“生活补给站”,24小时智能自助餐吧提供全天候餐饮服务。不止于美食,美索文旅与成都和鹭赛艇俱乐部,一陆一水,正持续拓展科创岛的户外体验边界。


“DAO+新生活”系列活动。

“DAO+新生活”系列活动接连上演:从“科技世运·‘智竞场’脑力冲浪赛”到“科创岛运动之夜”,从“Dao+新生活·世运体验季”到银河科幻大会、数字文创产业大会......一连串创新活动不仅链接着岛上的人们,拉近彼此间的情感距离,也为园区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成都科创生态岛配套幼儿园项目。

同时,岛周边配套体系持续完善。岛上幼儿园已顺利竣工验收,天府桐堂保障性租赁住房开放登记,环岛区域暖意升级,日常工作与理想生活实现双向奔赴。

两载耕耘,成都科创生态岛已从蓝图照进现实:从最初的单栋建筑成长为如今的创新群落;从单一的企业集聚,演进为有机融合的产业生态;从传统的办公空间,蜕变为活力涌动的产城融合社区。成都科创生态岛,正以生动实践诠释着“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深刻内涵。

如今,这里不再是独自美丽的“孤岛”,而是全省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是西部(成都)科学城的重要支撑。一片更具活力、更富韧性的科创“热带雨林”,正在此蓬勃生长。

站在新的起点,成都科创生态岛将继续以构建闭环创新生态为使命,提升资源配置与成果转化能力,为四川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能。这里的创新故事,正从精彩序章,迈向更恢弘的未来。


记者:潘安琪

封面摄影:达霄羽

编辑:吴蔚、侯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天府发布 incentive-icons
天府发布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网易号
18764文章数 50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