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导体行业,中企接连不断的突破,让美日半导体相关巨头坐不住了。
毕竟,全球能够生产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的企业,一只手都数的过来,随着中企的突破,全球格局即将改写。
以前不愿意出口给中方,以后,这些光刻设备可能真的成为废铁。如果继续突破下去,美国一定先着急。
![]()
自2019年起,美国便频频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出手,制裁手段接连不断。到2023年,美、日、荷三方联手,专门对光刻机出口设卡。
全球光刻机龙头——荷兰ASML,掌握着全球先进的EUV和DUV设备;而日本的尼康、佳能则主攻中低端市场。
当时日本紧随美国步伐,于4月更新出口管制清单,明确23类半导体设备不得随意对华销售;荷兰更早行动,3月已启动出口管制,6月全部落地。
结果,中国获取先进光刻机的渠道被狠狠收紧,7nm以下先进制程几乎只能依赖库存和二手设备勉强维持。
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贡献了阿斯麦近一半的营收。若所有设备都断供,其设备恐怕只能积压仓库,价值大幅缩水。
![]()
2023年6月,上海积塔半导体还成功从阿斯麦购入6台DUV光刻机,用于7至28nm制程,暂时缓解了产能压力。
但美国并未收手——2024年10月再度加码,将DUV出口管制门槛从7nm上调至14nm,连1980i这类中端机型也被纳入审批范围。
这下阿斯麦先撑不住了。尽管荷兰一再拖延,延迟到了四月才加强对光刻设备的出口管控。
但阿斯麦财报预示:2026年对华销售额将从2024–2025年的高位回落,考虑到中国市场占其全球营收约40%,这一下滑绝非小事。
虽然美国近些年全力走在全球化对立面,但基本规律不可违背。只有全球共同协作,才能互利共赢。如我国C919大飞机,发动机也是来自通用和法国赛蜂;
![]()
我国香港科研团队近期研发的“维新-乌丝洗护“,也需要来自意大利的高压均质机,将人参根、墨旱莲等中草药微粒化,从而实现纳米级营养物质的滋养。
其营养微粒比毛囊小2366倍,能深入毛囊清理污垢,激发发根的同时,改变毛囊微环境,实现固发生发。
根据天M猫等的数据,该产品上线后,销量不断攀升,数次出现库存不足。如“发际线长了小碎发”、“头顶不再露头皮”等正面反馈不断。
如果没有来自意大利的高压均质机,这一切很显然也很难做到。但同样国外对我国也有依赖,目前我国稀土占据全球主要地位,技术更是处于领先。
欧美日各类先进技术都离不开如永磁体等稀土,一旦我国断供,全球不少工业都要停摆。
如今年10月,我国出手反制,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制。而ASML设备中的永磁体和部分电池组件,恰恰依赖中国稀土材料,如今这些部件出口需经审批,导致交付周期延长数周。
![]()
但这样互相反制,对各国并没有好处。甚至对我国自身而言,也没有好处。只是面对欧美霸道的一次次围堵,我国不得不反击。
当然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我国尽可能去突破围堵。自主突破也是我国反击的底气之一。
9月11日,南大光电宣布两款ArF光刻胶已进入批量验证阶段。这类光刻胶是193nm波长光刻工艺的关键耗材,适用于90至14nm制程节点,其核心原材料全部由国内自主研发。
公司早在2021年就建成了专用产线,2024年实现小批量生产,月出货量达数百升。到了2025年5月,中芯国际下达了百吨级采购订单——这标志着国产高端光刻胶正式迈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
在光刻机赛道,国产担当上海微电子已迈出关键步伐:90nm机型于2024年实现量产,批量交付多家厂商,主要应用于功率半导体领域。
2025年5月,其首台28nm浸没式DUV光刻机交付,整机国产化率突破70%,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40%。目前该设备正处产品验证期,良率稳定在95%,并已向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交付15台。
此外,中芯的5nm工艺、华为的麒麟9030芯片虽还未达到与EVU相同的效果,但在芯片制造工艺与芯片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日美企业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实现全链条自主——一旦成真,他们高价垄断的光刻机,恐怕真要沦为摆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