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以前都是先做,做出来了再说;现在不一样了,想到了就说,说完了再去做。这不是科技竞争该有的样子。”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这番话,精准概括了当下科技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
而近期小鹏机器人 Iron 的 “爆火传谣” 与他此前痛批的 “三倍薪资挖人” 乱象,恰好成了这番言论的现实注脚,让这场关于行业风气的讨论,从口头吐槽延伸到了具体实践层面。
Iron 机器人 “爆火传谣”:“想到就说” 的畸形延伸
11 月 9 日,小鹏机器人 Iron 突然因 “功能逆天”“订单爆火” 的传言登上热搜,相关话题迅速引发关注。但没过多久,小鹏官方就发布声明辟谣:“系不实信息,Iron 机器人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尚未进入商业化环节。” 这场谣传与辟谣的快速反转,恰是何小鹏 “想到就说” 言论的极端体现。在人形机器人这个被视作 “下一代智能硬件入口” 的赛道上,市场的焦虑与期待被无限放大。从特斯拉 Optimus 到小米 CyberOne,每一家布局该领域的企业都自带话题度,而小鹏 Iron 作为国内少有的坚持 “全栈自研” 的产品 —— 搭载了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传感器技术和 AI 算法,更是被市场赋予了极高期待。
但这种期待,最终异化成了 “无中生有” 的谣言。传谣者将 “研发中” 的产品硬说成 “订单爆火”,本质上是用舆论热度替代技术沉淀,和那些 “PPT 先于产品” 的企业逻辑如出一辙。就像何小鹏吐槽的,现在的行业里,“想到” 甚至 “没想清楚” 就敢 “先说”,至于后续能否 “做到”,反而成了次要问题。这种风气让真正埋头研发的企业陷入被动:小鹏机器人团队在电机、关节控制等核心技术上的投入,需要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成果,但市场却等不及 “先做后说” 的节奏,只能任由谣言先行。
三倍薪资挖人:破坏创新的 “抄近道” 乱象
如果说 “先说后做” 是行业的 “务虚病”,那何小鹏此前痛批的 “三倍薪资挖人”,就是侵蚀行业根基的 “内卷癌”。他曾明确表示:“一些企业看到商业化的价值,就去大量挖人,你的人我用三倍工资挖。坏处是什么?这个社会都不想创新了,你走的弯路我都不肯走”
![]()
在智能汽车和机器人赛道,“掠夺式挖人” 早已不是秘密。
一家企业想入局新能源车行业,就以拜访车企的名义,把该车企汽车研究院负责人挖走;另一家公司刚攻克机器人关节控制的技术难点,整个研发小组就被猎头 “一锅端”。
这种挖人模式,让不少企业放弃了长期主义的技术研发 —— 与其花费数年培养人才、攻克底层技术,不如直接高薪挖来成熟团队,快速复制产品,实现 “弯道超车”。
小鹏自身就曾深受其害。早年在自动驾驶硬件布局的关键时期,核心技术人才被竞品高薪挖角,导致项目进度被迫调整,研发成本大幅增加。
更严重的是,这种风气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创新生态:当 “模仿” 比 “创新” 更省力、更赚钱,企业自然失去了投入研发的动力;而人才在高薪诱惑下频繁跳槽,也难以沉下心来深耕技术,最终导致行业陷入 “模仿 — 降价 — 再模仿” 的低水平竞争。
网友辣评:调侃背后的行业真相
何小鹏的两次吐槽和小鹏机器人的谣传事件,都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这些评论看似戏谑,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行业的痛点 - 针对 “先说后做” 和机器人传谣: “以前是‘做了再吹’,现在是‘吹了再做’,吹着吹着就忘了做,最后靠谣言凑热度。”
“建议科技公司都标配‘谣言澄清岗’-法务岗,毕竟现在 PPT 和谣言跑得比产品还快。”
针对三倍薪资挖人: “三倍薪资挖人不是人才流动,是抢现成的劳动成果,相当于别人种果树,他直接摘果子。”
“长期下去没人愿意搞基础研发了,大家都等着挖人抄作业,行业早晚被玩废。”
“小鹏吐槽得实在,现在挖人成本比研发还高,最后羊毛还是出在消费者身上。”
这些评论的核心,其实是对行业 “浮躁病” 的不满:当舆论热度和薪资数字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技术研发的耐心和创新精神就成了稀缺品。
小鹏的坚持,能否带动行业回归理性?
从吐槽 “先说后做”“三倍挖人”,到机器人研发阶段拒绝 “PPT 营销”,小鹏的一系列表现,都透着一股 “逆势而为” 的坚持。这种坚持,或许能给浮躁的行业带来一些启示。
在人才策略上,小鹏始终坚持 “内部培养 + 精准引进”。其自动驾驶团队的核心成员,大多是从高校、传统车企一步步培养起来的,通过长期项目打磨形成稳定的技术梯队;在技术研发上,小鹏选择了最难的 “全栈自研”—— 从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到机器人的核心部件,都坚持自主研发,拒绝简单复制。这种模式虽然见效慢、成本高,但却能建立起深厚的技术壁垒,比如小鹏 XNGP 系统从城市道路到复杂路况的持续迭代,正是长期技术积累的结果。
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小鹏的经历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样本:科技行业的竞争,实则是技术硬实力的竞争。“先说后做” 或许能赢得短期关注,但无法支撑企业长期发展;“三倍薪资挖人” 或许能实现快速跟风,但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技术领先。只有沉下心来搞研发,培养稳定的人才团队,攻克底层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市场和消费者而言,也需要建立 “技术理性”:少被 “概念热搜”“高薪噱头” 带节奏,多关注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和产品落地能力。科技的价值不在于 “说得多好听”“挖了多少人”,而在于 “做得多扎实”。
何小鹏的吐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的浮躁;而小鹏的坚持,则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回归理性的可能。科技行业的突围,不是靠谣言和挖人,而是靠一个个零件、一行行代码的积累,靠长期主义的坚守。希望小鹏的 “逆势而为”,能带动更多企业沉下心来搞研发,让行业重新回到 “先做后说”“鼓励创新” 的良性轨道。
高赞文章推荐
荷兰封禁安世中国团队账号,不排除紧急情况下切断系统资金!闻泰回应:不得不采取自救!网友:这是被抢了300多亿啊!
杨振宁直言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帮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人的心理!网友:伟大的科学巨匠
黄仁勋自曝英伟达在中国市场跌到0%,难以想象美国政策制定者会认为失去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是一个明智选择!
小米SU7成都事故后,雷军首次现身演讲!尽显低调,弹幕很多“雷总好久不见,想你了雷总,雷总加油”
印尼国防部长确认:将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网友:金杯银杯不如巴印空战实战口碑
英国物理学会主席: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核聚变发电的国家!美国已经放弃应对气候变化
解说激动不已:星舰从4000公里时速刹到瞬间悬停!网友:big胆,致敬雷军
查理·芒格:除了跟中国开展相对自由的贸易,我们别无选择,强国更替、中国崛起是自然规律,何必恼火?
美经济学家萨克斯:美国正试图损害中国经济,通过关税、技术禁令、全面信息战围堵中国这些招数,注定失败!
美媒称台积电因芯片含中国稀土,无法向美国出售任何半导体芯片!网友:正当之举,岂容歪曲
印度出息了!莫迪宣布将派空军教员赴英国担任英皇家空军教练!网友:日不落帝国没落成这样了?
特斯拉FSD落地缓慢,马斯克说是因为中国车企阻挠!网友:全球都验证了不行,泼脏水给中国第一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