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上空,一个普通的飞机爱好者,或许无意间拍下了全球最危险的秘密。
![]()
他叫伊恩·雷奇奥(Ian Recchio),一位住在加州欧文谷的“军机观察者”。那天他带着相机、望远镜,只想拍几张B-52轰炸机的照片。但当那架巨大的银色机身划过天际、尾翼闪烁着橙色测试标记时——他发现,机翼下挂着的东西,与他见过的任何武器都不同。
几小时后,这张照片在航空爱好者网站《The Aviationist》上曝光。军事专家看了之后几乎同时得出结论:那是AGM-181 LRSO——特朗普时代美国秘密研制的“下一代隐形核巡航导弹”。
平民镜头下的“城市毁灭者”
AGM-181,全名Long Range Stand-Off Missile(远程隐形核巡航导弹)。它被称作美国“新核三位一体”的关键拼图——一种可以从远程发射、突破雷达、精准投放热核弹头的空射武器。
根据美军内部文件,这枚导弹的可变当量在5至150千吨之间——换句话说,从战场级“战术核弹”到足以摧毁一座城市的超级核武,它都能自由切换。
150千吨——约为广岛原子弹的十倍。而这一次,似乎是它第一次被“意外拍到”。
![]()
那天,雷奇奥在扫描无线电时听到呼号“Torch52”,这是常用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代号。当B-52从欧文谷上空爬升时,他举起相机连拍数张。他说:“放大屏幕一看,我愣住了,那枚挂载物,不像任何现役美军导弹。”
照片传出后,防务专家在分析中发现——机翼下那两个不明飞行物与公开资料中LRSO导弹的渲染图几乎一致。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在任期间启动、并在拜登时代延续的“隐形核计划”,或许已经开始实弹测试。
“城市终结者”的回归:从冷战到再军备
美国上一次研发同类型核巡航导弹,还是冷战时期的AGM-86B。那是1970年代的遗产,速度慢、雷达特征明显,如今已难以在现代防空系统下生存。
LRSO的出现,正是为了取代它——一枚能从B-21“袭击者”隐形轰炸机或升级版B-52H上发射的“新时代核牙齿”。
它的核心技术是“低可探测设计”(Low Observable Design)——即隐形涂层、吸波外壳、红外抑制系统。换言之,当它贴地飞行穿越大气层时,敌方雷达几乎无法发现。
更令人心惊的是,它可以携带W80-4热核弹头,当量高、结构可调。这使得美国在战略打击与“有限核威慑”之间拥有了新的选择空间。而这正是特朗普政府梦寐以求的能力。
特朗普的核遗产:以“力量”之名的政治表演
2018年,特朗普签署了《核态势审查报告》(NPR),其中明确指出:“美国必须拥有灵活的、可定制的核打击选项,以应对中国和俄罗斯不断升级的核能力。”
这份文件被视为美国核政策的全面右转。它否定了奥巴马时代“逐步裁减核武”的理想,转而追求“可用性”与“快速反应”——也就是,让核武器重新回到“战场工具”层面。
特朗普当时宣称,美国需要“比任何人更强大的核武”。LRSO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快速推进的。
五角大楼内部的代号是“Project Torch”(火炬计划)——讽刺的是,这正是雷奇奥那天在扫描器里听到的呼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张加州上空的航拍照,像是特朗普核战略的幽灵再现。
拜登继续特朗普的阴影
拜登政府虽然在外交语言上更强调“核稳定”与“军控”,但在行动上——LRSO项目并未被削减,反而加速。国防预算中,核现代化经费从特朗普时期的430亿美元,在2025财年增至超过550亿美元。
即便拜登公开批评特朗普的“鲁莽军备竞赛”,但他自己也在维持那场隐秘的核接力。五角大楼内部称LRSO为“长程威慑的未来”,而其目标服役年份——2030年——意味着这场竞赛早已越过一任总统的时间线。
特朗普点燃火炬,拜登继续燃烧。
一张照片的威慑价值
雷奇奥在接受采访时笑说:“我们只是想拍飞机,没想到拍到了历史。”这张照片并未被五角大楼确认,但也没有被否认。他们只是回应称:“美军会持续进行例行飞行测试。”
然而在网络世界,这种“既不否认、又不承认”的暧昧,反而成了最有力的宣传。在冷战时期,美苏都深谙这一点——被“偶然泄露”的影像,比正式发布更有震慑力。
![]()
从洛杉矶山谷到莫斯科国防部的办公室,全世界的情报分析员都在盯着那张模糊的照片放大、增强、建模。它不是一张图像,而是一种信息战。
从“相机快门”到“核按钮”:平民的目击与帝国的秘密
让这件事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新的核威慑,不是被间谍揭露的,而是被一个普通摄影师“拍”出来的。
这让人想起冷战时的笑话:“苏联的导弹由间谍发现,美国的导弹由记者发现。”这也许正是当代帝国的写照:保密不再来自文件,而来自算法;威慑不再靠爆炸,而靠曝光。
特朗普曾说:“美国的力量要让敌人看见,但不该让他们明白。”如今,一张民间照片,恰好实现了这一点——它让世界“看见”了美国的力量,却依然摸不清它的极限。
隐形的不只是导弹
AGM-181 LRSO不是一枚普通的武器,它是美国“核心理”的一次重启。
它告诉世界:
- 即便在人工智能、网络战和太空军的时代,美国仍相信核武器是最终答案;
- 即便一场战争不会打响,威慑也要随时上线;
- 即便特朗普下台,他的“力量信仰”仍在飞行。
而那块飞过加州山谷的金属阴影,像是一场现代文明的隐喻——科技越先进,毁灭的距离就越短;权力越隐形,威胁就越真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