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鸣中医:冬季常备这碗“解郁汤”,疏肝健脾,清心火,助睡眠,告别反复上火
立冬过后,天气渐寒,不少人却发现身体“火气”越来越大:口干舌燥、牙龈肿痛、脸上冒痘、心烦失眠……明明气温下降,为什么身体反而更容易“上火”?
为什么冬季更容易“上火”?中医认为,冬季阳气内收,人体气血由表入里,加上天气寒冷,人们喜食温热食物,穿衣增多,室内暖气充足,容易形成“外寒内热”的体质。此外,年末工作压力增大,情绪波动容易导致肝气不舒,久而化火,引发一系列“上火”症状。
![]()
“上火”也分虚实,对证调理才有效◎实火:多为短期因素引起,如吃了辛辣油炸食物、熬夜过度。症状较重,如口唇干裂、口苦燥渴、舌苔黄厚等。◎虚火:多为长期劳累、精神压力导致阴阳失衡,症状较轻但反复发作,如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
肝郁脾虚:冬季上火的“隐形推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肝气郁结。肝主疏泄,长期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不舒,气郁化火,向上熏蒸,出现目赤耳鸣、口干口苦等症状。
同时,肝气过旺会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导致脾虚。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停,与火交织,形成“湿热”,进一步加重上火表现。
广州宏韵中医余幼鸣主任:针对肝郁脾虚导致的上火问题,今天为大家分享一款适合立冬后食用的食疗方——百合玫瑰安神汤,疏肝健脾,清心降火。
百合玫瑰安神汤
【组成】百合20克、干玫瑰花5克、茯苓15克、麦冬10克、猪瘦肉200克(素食者可不加)。(用量仅供参考,每个人体质不同,中医辨证施治讲究一人一方,务必经中医师辨证后调整使用!)
【做法】1.猪肉洗净切块,焯水备用;2.将所有药材洗净,与猪肉一同放入锅中;3.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4.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用法】每周食用2-3次,连续食用2周。
组方解析:◎玫瑰花:《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和血行血,理气解郁”,擅长疏肝解郁,是调畅气机的良药;◎百合:入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能有效缓解虚热烦躁;◎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增强脾胃功能,防止肝火伤脾;◎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用于阴虚内热、口干舌燥。
四味相配,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养心之功,既能调理根本,又能缓解症状。
立冬后防上火小贴士◎调节情绪:每天抽出10分钟静坐,聆听舒缓音乐,保持心态平和;◎合理饮食:适当增加白菜、萝卜、梨等凉润食物的比例,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伤阴;◎适度运动: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大汗淋漓损伤津液。
注意事项:本品为食疗方,性质温和,若上火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请及时就医。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基础疾病者食用前建议咨询医师。
冬季养生宜“藏”不宜“泄”,通过疏肝健脾的方式清除内火,远比单纯喝凉茶清热更为治本。把这个温和有效的方子分享给身边容易上火的朋友,一起安度温暖健康的冬天吧!
如果你有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各类慢性胃炎、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慢性咽炎、食管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亚健康和肿瘤需要治疗和调养。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