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5年第11期内容
![]()
“‘闹闹’今天会‘营业’吗?”在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的豹馆前,游客们踮脚张望,热切追寻雪豹的身影。这只曾在“十一”前夕因“出逃”登上热搜的雪豹,现已成为动物园的明星。
雪豹,被称为“雪山之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所特有。它自带神秘灵动的气质,在互联网上“圈粉”无数。而作为青藏高原少数能邂逅雪豹身影的城市,雪豹不仅是西宁市的“动物明星”,更牵动着一座城市对生态文明的深层思考与主动实践。
从萌豹出逃到猛兽归山
9月26日,上午11时左右,西宁市应急管理局接到西宁野生动物园的求助电话,16岁(约相当于人类80岁)的雪豹“闹闹”从豹舍离开后不见踪影。西宁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刘宝业说,虽处置过许多应急事件,但在市区搜寻雪豹还是头一回。
园方启动应急预案后,紧急疏散游客并临时闭园。消防、林草、公安及社会应急救援组织迅速集结并成立现场指挥部。在1500亩的园区内,17台热成像无人机划分不同方向搜索园区外部区域,200余名搜寻人员携搜救犬重点排查低洼地带,对高冠树木及坑洞等隐蔽地点展开地毯式搜索。然而,园区树密坡陡、地形复杂,两轮搜寻未果。17时,指挥部做出关键决策:所有人员暂时撤离。
![]()
在西宁野生动物园豹馆,雪豹在覆盖着白雪的木板上休憩。李宁 摄
“人太多反而会惊扰‘闹闹’,它想回家也不敢回。”指挥部动物专家解释说。19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开展第三轮搜寻活动。
“找到了!”20时05分,西宁馨农航空应急救援队队长张海峰压低音量,声音颤抖地拨通指挥部电话。张海峰回忆,当时自己正在更换无人机电池,意外与匍匐在草丛中的“闹闹”四目相对,这只雪山精灵正静静地注视着他,而此处距离豹馆的直线距离不足300米。
大量网友关注了这场搜救。在网络流量的带动下,“十一”期间,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闹闹”已经恢复“营业”,有时上午亮相,有时下午登场。
雪豹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处于核心地位。青海作为全国雪豹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目前有1200余只。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西宁周边多次记录到雪豹踪迹,也吸引着众多追寻“雪山之王”的探访者。
动物园有温度,生态才有实感
十月中旬的一个清晨,西宁野生动物园刚开门,游客唐婉珠便迫不及待地和侄女守在豹馆前,面对空荡的展区,两人并不失落。常年旅居海外的唐婉珠,正是被网上流传的雪豹“凌小蛰”等动物救助故事打动,专程回国“打卡”。
西宁野生动物园曾兼具“富裕”和“贫穷”两个标签。富,是拥有国内唯一圈养荒漠猫、人工繁育兔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等“明星天团”;穷,是园内一些场馆不算精美,“被救助的动物‘老弱病残’至少占一样”。动物园科普宣教与对外交流部负责人、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说。
2010年,齐新章刚入职动物园时,见证过这里的冷清。当时动物园知名度低又缺乏特色,客流量低迷,有时甚至一整天都卖不出一张票。齐新章为推广动物园而自主注册运营的“西野”官方微博,视频还未“出圈”,就被网友评论“环境很破”。
通过一系列改革,齐新章带领团队对动物园全面展开丰容工作。丰容,即通过改变圈养动物的饲养环境和方式,为其提供更多的行为选择机会,提高动物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比如为雪豹等猫科动物打造专属“猫抓柱”,为“投缘”的雪豹创造合笼机会,给猴子装上趣味秋千,将食物包装成“惊喜礼盒”激发动物的探索欲……
![]()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西海路的“雪豹之都第一街”豹街 齐芷玥 摄
西宁野生动物园也挂牌“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扛起全省野生动物救护、治疗与康复的责任。为科普推广高原野生动物,齐新章将动物救护和繁育的故事整理后发布在网络上。先有流量明星兔狲“孙思邈”的“小传”、国内首只人工繁育雪豹“傲雪”的“公主日记”,后有幼崽“凌小蛰”“凌小芒”的野外救助“连续剧”……
这些故事通过网络传播,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不少人线上“追更”,线下“追星”。今年7月,西宁野生动物园入园游客同比增长116%,国庆期间更创下历史客流峰值。
高原之城,以雪豹之名
来到西宁,就走进了一座与雪豹息息相关的城市。街头巷尾,灵动的3D雪豹装置静立凝视,斑马线上点缀着雪豹足迹,车站里各式雪豹文创传递着高原的温度……从音乐节拍到马拉松赛道,从商圈街区到特色美食,“雪山之王”的身影已深深嵌入这座城市的肌理,成为西宁最鲜明的生态名片。
2024年9月,随着雪豹城市形象标识的发布,这只高原精灵正式成为西宁的“代言人”。“雪山之王”和“雪豹之都”实现双向奔赴。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宁正以雪豹为媒介,汇聚各方雪豹研究保护优质资源,逐步构建起以生态品牌带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新格局。
如今,“雪豹之都”正释放出日益显著的文化集群效应。西宁湟中区国家级非遗“湟中堆绣”传承人乔应菊将雪豹元素融入作品,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西宁中小学校的生态课堂上,孩子们通过雪豹认识家乡的生态环境;“雪豹+”融合模式更延伸到各县区文旅、体育等领域。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西宁市接待游客3415.29万人次,同比增长22.18%;实现旅游收入358.57亿元,同比增长20.05%。
西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占芳表示,保护雪豹,既彰显了西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也体现了推动生态价值向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转化的创新探索。
半月谈记者:张子琪 李宁
原标题:《“豹”力圈粉!高原之城点亮生态IP》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