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山西省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却迎来了煤矿探矿权的“流拍潮”。11月5日至7日,该平台连续三天均有煤矿探矿权因无人出价而流拍,加上9月份的一宗,今年已累计四宗煤矿探矿权遭遇流拍厄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山西省铝土矿矿业权交易总额已超过200亿元,成为该省交易金额最大的矿种。
01 煤矿流拍频现:一个月内连续四宗折戟
回顾今年山西省煤矿探矿权的流拍记录,一场明显的降温趋势已然显现。9月11日,安泽县安泽南-窑庄北区块煤炭探矿权打响了今年煤矿流拍“第一枪”。 该矿起始价1800万元,但保证金高达6亿元,令人咋舌。
![]()
随后在11月5日,古县下冶东区块煤炭探矿权跟着流拍。 该矿区面积达127.92平方公里,资源储量约2.79亿吨高硫煤,起拍价为2800万元,保证金2亿元。
11月6日,安泽县三交区块煤炭探矿权同样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 次日(11月7日),安泽县和川东区块煤炭探矿权也加入流拍行列。 短短一个月内,山西省连续四宗煤矿探矿权均以流拍告终。
细细分析这四宗流拍的煤矿探矿权,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它们全部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主要是安泽县和古县。 这些矿区的资源储量大多未明确公布,唯一公布储量的古县下冶东区块则是高硫煤。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探矿权均与煤层气勘查项目存在重叠区域。 例如古县下冶东区块与山西省古县永乐北区块煤层气勘查项目重叠面积高达114.43平方公里。
02 高门槛与严要求:劝退潜在竞拍者的隐形壁垒
这些探矿权为何屡屡遭受冷遇?从其竞买要求中可窥见一斑。山西省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为这些煤矿设定了极高的竞买门槛。竞买人必须具有运营120万吨/年及以上煤炭矿山生产的实力和业绩,且净资产不低于30亿元。
这意味着,有资格参与竞拍的主要是大型煤炭央企、国企或少数实力雄厚的民企。
高额保证金更是设置了高门槛。9月流拍的安泽南-窑庄北区块煤矿,保证金高达6亿元。 而11月流拍的三个煤矿探矿权,保证金也均为2亿元。 这笔资金在竞拍期间将被冻结,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这些煤矿探矿权均要求绿色矿山建设,竞得人需要在取得探矿权后2年内完成勘探,3-4年内完成转采登记,并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建设。 这一系列要求不仅增加了时间压力,也显著提高了开采成本。
煤层气重叠问题更是一大技术挑战。由于煤层气与煤炭资源重叠,未来开采时需要与煤层气矿业权人协商,提交对方同意开采煤炭资源的书面意见。 在能源开采领域,这种协调工作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
03 从狂热到降温:山西煤矿交易市场剧变
与2025年的冷清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山西煤矿探矿权市场曾经历一场“千亿狂欢”。2024年山西省公开挂牌出让12宗矿业权,全年总成交额近千亿元,以煤炭矿业权为主。
其中,山西焦煤集团曾以247.05亿元的高价拿下一宗煤炭探矿权,是当年成交价最高的一宗矿业权交易。 教场坪能源产业集团也曾以140.03亿元竞得安泽县白村煤炭探矿权。
去年,山西省成功完成了6项涉煤矿业权竞拍,累计成交价近800亿元。 当时,甚至有山西上市煤企提出“能争尽争、应拿尽拿”的激进策略。
然而市场狂热在2025年迅速降温。今年以来,山西省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仅成功出让一宗煤矿矿业权——今年3月26日,兰花科创以69.40亿元斩获山西省阳城县寺头区块煤炭探矿权。
这一交易价格比起始价340万元增长了近2043倍,但这样的盛况在2025年已成为孤例。
04 铝土矿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宠
当煤矿探矿权遭遇寒流的同时,铝土矿却在山西矿业权交易市场上演着“火爆行情”。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山西省铝土矿矿业权交易总价已超过200亿元,成为该省今年交易总额最大的矿种。
![]()
这一数字已超过同期省内煤矿矿业权成交总额。
铝土矿交易不仅总额惊人,单笔成交也屡创新高。8月7日,上海瑞冶联实业有限公司以54.1亿元的天价竞得山西省孝义市南阳区块铝土矿探矿权。 这比起始价100万元高出5400多倍,创下山西铝土矿探矿权出让金额的历史新高。
5月21日,五台县南沟矿业有限公司以22.13亿元拍下五台县西天和区块铝土矿探矿权。 而在5月14日和15日,沁源县的两宗铝土矿探矿权分别以16.12亿元和10.39亿元成交。
山东信发集团等业内巨头也纷纷加入抢矿大战,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去年10月就曾以45.57亿元在山西拍得一宗铝土矿探矿权,今年5月再次出手16.12亿元竞得新矿。
05 其他非煤矿种:交易活跃多元发展
除铝土矿外,山西矿业权市场上的其他非煤矿种也表现出色。煤层气矿成为市场新宠,自9月底以来已成功出让三宗矿业权,募集资金超过14亿元。
![]()
竞得人包括央企中国海油集团以及本土上市公司蓝焰控股,显示出不同类型企业对该领域的共同看好。
石灰岩矿同样不乏高溢价交易。9月26日,长治市潞城区申庄村石灰岩探矿权被山西金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1.65亿元拍下,相较起拍价溢价超5000倍。 这一惊人溢价反映出市场对石灰岩资源的强烈需求。
砂石矿则在出让数量上占据优势。仅11月4日一天,山西吕梁就成功出让12宗石灰岩、白云岩矿矿业权,揽金超11亿元。 这种集中出让显示出山西在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方面的积极努力。
白云岩矿也有重要交易。今年6月,山西路桥集团以2.48亿元拍得运城市芮城县整合一矿,该矿资源储量超过1亿吨,开采年限近24年。 这一交易表明,山西的矿业权交易市场正日趋多元化。
06 资源与政策双轮驱动:矿业权市场格局生变
山西矿业权市场“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资源禀赋与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山西是我国第一铝土资源大省,其铝土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 这一丰富的资源禀赋为铝土矿矿业权交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引导也为铝土矿交易提供了强大动力。2025年3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要大幅提高铝资源保障能力,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铝土矿需求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铝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的轻量化应用日益广泛。 汽车重量每减轻10公斤,续驶里程可增加2.5公里,这一数据凸显了铝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性。
反观煤炭市场,则面临价格走低、供给过剩、开采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 同时,省内头部煤企在去年已补充一轮煤炭资源,需求相对饱和。
矿业权出让收益的分成机制也是推动交易的重要因素。去年2月,山西省规定矿业权出让收益由中央和地方按照4:6的比例分成。 这一政策为地方财政提供了强劲动力,推动各地积极参与矿业权出让。
07 未来展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山西矿业权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预示着该省资源经济正经历深刻转型。山西已初步构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条,氧化铝产能及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二位。
这一产业链的完善为铝土矿资源增值提供了良好基础。
山西已在2022年将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作为全省重点产业链之一,计划到2025年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 这一战略规划为铝土矿及相关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煤矿探矿权流拍短期内或对地方财政收入形成压力,但长期看可能促使资源型地区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吕梁市交口县已成功出让三宗铝土矿矿业权,交易总金额达98.93亿元,而该县2024年GDP仅为58.24亿元。
矿业权交易的成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矿山行业绿色发展方向也已明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在出让矿产资源的同时,正规范竞得人合规采矿,以推进矿山行业健康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矿山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山西矿业权市场的结构调整只是中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市场力量与政策引导的双重驱动下,资本正从传统煤炭产业向铝土矿、煤层气等新兴领域加速流动。
谁曾想到,一年前还是“香饽饽”的煤矿探矿权,如今却落得无人问津的境地。而曾经默默无闻的铝土矿,却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新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