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侵略者立碑?还只让日本人进?”2011年这条消息刷爆论坛时,满屏都是“ WTF方正县”。
70万,财政账上抠出来的钱,没给棚改、没给学校,先给“满洲开拓团”修了堵2.4米高、刻着228个日本名字的“哭墙”。墙根儿下还立着保安:中国人靠边站。
![]()
这不是简单的“糊涂”,算盘珠子早崩人脸上了—— 1. 方正县当时年产大米30万吨,可最好的抛光设备得从日本进口; 2. 县里留日“遗孤”后裔三千多,有人在东京搞了个“方正促进会”,承诺只要“氛围友好”,就帮牵线高端水磨米粉加工厂; 3. 省里正好下文件:对引进外资超500万美元的项目,县班子绩效直接“加分”。 “哭墙”=投名状,一份递到日商办公桌,一份贴在政绩报告里。
![]()
可投资方没等来,先等来五把铁锤。 8月3日正午,陈福乐、伍佰几个人拎着自喷漆、小铁锤,假扮游客混进园区。红漆“鬼”字盖上去,锤子第一下砸在“斋藤”姓上,铿的一声火星子直冒。保安冲过来时,名录墙已花成“大花脸”。视频当晚点击量破两千万,弹幕齐刷刷“干得好”。
![]()
压力来得比台风快: - 4日,方正官网被黑,首页飘白字“冤魂在看着你”; - 5日凌晨,县长大半夜调来两台挖机,直接把墙推倒,混凝土块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 - 6日早,省里成立联合调查组,70万费用被要求“逐条审计”。 招商会没开成,日本公司邮件一句“考虑风险,暂缓”。算盘,碎了。
![]()
这事没完。墙拆了,留在那儿的坑洼像一块疤,谁路过都问: “当年咱屯子被开拓团抢走的150垧好地,今天值多少钱?” “地照还在县档案馆,有人去道过歉吗?” 答案:0。
![]()
于是老乡们换了个法子算账—— - 墙倒第二年,方正大米协会直接打出广告语“好米,不送日本”; - 县中学把“哭墙”事件写进校本教材,开学第一课讨论“招商引资的底线”; - 每逢清明,不少村民自发去烈士陵园添土,顺道给那4500个日本老弱亡者也插朵白花,“人命归人命,账归账,一码要清一码”。
![]()
十多年过去,园区里种上了云杉,枯草丛中偶尔能踢到一小块没清干净的混凝土,刻着“田”字偏旁。有人提议再立块牌子,写下“此地曾糊涂”,被村民否了——“别浪费那70万”。
![]()
说到底,大家想记牢的不是墙,而是教训: 要发展,先把腰杆挺直;招商引资可以,先跟历史对账。 否则砸掉的,可不只是一堵墙,还有公家账本,和一县人的脸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