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现在挤破头想定居的广东,一千年前是大家躲都躲不及的流放地。
![]()
其实我爷爷以前常念叨,他太爷爷民国初年从河南逃荒到广州,一路上听老人们讲的事儿,听着都离谱。说以前有官老爷被流放到这儿,还没到地界就哭着求差役给个痛快——因为这儿“十死八九”。啥情况呢?台风一来,茅草屋直接被掀飞,连官衙那点夯土墙都扛不住;非台风天呢,又老是飘毛毛雨,森林里冒出来的雾气闻着就晕,那就是古人说的瘴气,沾着就容易发烧拉肚子,在医疗差的年代,基本就是等死。太爷爷到广州的时候,已经好很多了,城里有了骑楼,能挡雨挡风,河边还挖了排水沟,不像以前那样一下雨就积水成塘。他租的小骑楼楼下,还有个卖凉茶的铺子,老板说这玩意儿就是给刚来的人治“水土不服”的,用的都是本地草药,熬出来苦苦的,但喝了真管用。
再说现在大家爱去喝的早茶,虾饺烧卖凤爪随便点,可以前中原人看岭南人的饮食,那叫一个嫌弃——生鱼片、蛇肉甚至老鼠肉都敢吃,说这玩意儿不干净,容易闹肚子。说白了,那时候食材处理确实粗糙,加上气候潮湿,细菌容易滋生,才会有那么多人生病。现在不一样了,早茶店的厨房擦得锃亮,生鱼片都是冰鲜的,蛇肉也处理得没腥味,这些反而成了广东的招牌,连北方朋友来都得尝两口。我上次带老家的叔叔去喝早茶,他一开始嫌虾饺皮太薄,吃了两个后就停不下来,说“这玩意儿比咱老家的包子还鲜”。
![]()
其实岭南能变成现在这样,不全是运气。以前这儿热得离谱,森林里全是老虎豹子,后来小冰河期来了,气候慢慢变凉,没那么闷了。更重要的是,一辈辈人没闲着——砍树开荒,把荒山变成了稻田;围海造田,把沼泽改成了菜地;还修了堤坝,挡住洪水。就像我家附近的恩宁路,以前是一片破茅屋,现在成了骑楼老街,墙上还画着以前的故事,游客挤得满满当当。爷爷说,他小时候恩宁路还能看到有人用船运货,现在都改成步行街了,连石板路都擦得干干净净。
说到底,岭南的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从大家躲都躲不及的流放地,到现在人人羡慕的宜居地,是一辈辈人扛着困难一点点改出来的。现在广东人穿白背心、摇葵扇、踩人字拖的从容,都是以前熬出来的啊。要是没有那些砍树开荒的人,没有那些煮凉茶的人,没有那些修骑楼的人,哪儿来现在的热闹呢?
![]()
现在每次路过珠江边,看着游船来来往往,我都会想起爷爷说的话。其实不管啥地方,只要有人肯用心熬,再差的环境也能变成家。广东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一群普通人跟老天爷较劲,最后把苦日子过甜了的事儿。这种劲儿,放到哪儿都管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