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一段时光,而是一群人”“把想说的话,放进酒里”。
前几年,要是在KTV、大排档里没见过印着这种文案的江小白小方瓶,都不算跟上过年轻人的酒局潮流。
这个2012年才冒头的白酒品牌,硬是凭着一手“扎心文案”,从茅台、五粮液把持的白酒市场里撕出条口子,7年就做到年销30亿,让不少老牌酒企看得眼热。
![]()
可谁能想到,风光没几年,它就栽了,一年蒸发10亿市值,网友吐槽“狗都不喝”的段子刷满社交平台,连小饭馆的货架上,它的位置都慢慢被其他酒取代。
曾经的“年轻人白酒之光”,咋就落得这么个下场?
![]()
文案撑得起流量,撑不起一口酒的口碑
江小白的爆红,说穿了就是一场“营销赌赢了时代”。
2012年,白酒行业正遭“塑化剂”暴击,消费者对着老品牌的酒瓶犯怵,就怕喝到有问题的酒。
没过多久,中酒新规又落地,公款买高端白酒的路子被堵死,平价酒反而有了空隙。
江小白刚好踩中这两个点,新品牌没“塑化剂黑历史”,价格又亲民,再加上它摸准了年轻人的心思:不跟老白酒比“百年传承”,专做“懂你的小酒”。
它的营销有多狠?
![]()
全网征集年轻人的情绪文案,印在每一瓶酒上,让酒成了“会说话的情绪载体”;线上往综艺、网剧里塞广告,线下把海报贴满大学城、小吃街,连便利店冰柜里都给它留C位。
那时候,年轻人喝江小白,喝的不是酒,是“把自己的心事倒进酒杯”的仪式感,拍照发圈配文案,比酒本身还重要。
可营销再牛,也盖不住酒本身的“硬伤”。
![]()
喝过江小白的人,吐槽几乎是清一色的:“寡淡得像兑了水,咽下去没一点白酒的劲儿”“不知道为啥有股黄酒味,喝着发涩”“喝完第二天头疼得要命,再也不想碰”,就算有国家一级品酒大师说它“工艺没问题”,可普通消费者喝的是口感,不是证书,你文案写得再动人,一口下去难喝,谁还会买第二次?
白酒终究是“喝的东西”,不是“看的文案”。
江小白把90%的精力砸在营销上,却不肯在酒体上多下功夫。
![]()
刚开始,年轻人会为“情怀”买单,可尝过一次鲜后,没人愿意为“难喝的情绪”反复掏钱。后来网上有人说江小白是“一次性酒”,其实一点不冤,当文案的新鲜感褪去,没有品质托底的流量,就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
定位卡在“中间缝”,年轻人不买账,老酒友看不上
江小白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赛道方向”:它想抓年轻人,却没搞懂年轻人到底要什么;想做白酒,又脱离了白酒的核心受众。
为了讨好年轻人“怕醉又想喝”的心态,江小白把白酒度数降到30度以下,觉得“低度易入口”就能圈粉。
可它忘了一件事:年轻人不爱喝白酒,从来不是因为度数高。
![]()
有数据摆在那儿:60%的年轻人喝果酒、气泡酒,甜口又清爽;30%的人干脆不碰酒;剩下不到10%喝白酒的,还偏爱牛栏山、二锅头那种高度酒的醇厚劲儿。
江小白的低度白酒,成了“四不像”,比果酒烈,比高度酒淡,卡在中间不上不下。
定价更让它尴尬。
![]()
同样是光瓶酒,牛栏山、老村长一瓶才十多块,江小白要贵出一倍多,差不多能买两瓶气泡酒。同样的钱,为啥不买口感更好、颜值更高的果酒?
而对于真正爱喝白酒的老酒友来说,他们宁愿花10块钱买瓶牛栏山,也不会碰江小白,“没酒香,没酒劲,喝着没意思”。
更要命的是,白酒的核心消费群体本是中年人,他们认的是“品牌底蕴”和“酒体品质”,江小白却一门心思扑在年轻人身上,把这拨人彻底晾在一边。
结果就是:年轻人嫌它难喝又贵,老酒友觉得它“不是正经白酒”,两边都不讨好。等年轻人的新鲜感过去,江小白的市场就像被戳破的气球,一下就瘪了。
![]()
转型只换“马甲”,没改“病根”
眼看销量下滑,江小白也不是没动作。
创始人陶石泉在十周年发布会上,拿着网友的负面评论当众读,说“要直面问题”;公司还改名叫“瓶子星球酒业集团”,像是想跟“江小白”的坏口碑切割。
后来又推出梅见青梅酒、果立方这些新品,号称“要做年轻人爱喝的低度酒”。
不得不说,梅见确实火过一阵,一年卖了12亿,酸甜的口感抓牢了年轻女性消费者。
![]()
可这火,跟江小白本身没多大关系,消费者买梅见,是因为它是“好喝的青梅酒”,不是因为“它是江小白做的”。
说白了,江小白是靠新品牌“救场”,没解决老问题:它的白酒,还是那个难喝的口感;它的定位,还是没找到方向。
而且江小白应对质疑的态度,也实在让人不买账。
![]()
网友说“难喝”,运营团队回“狗和猫不能喝酒”,避重就轻;东方甄选主播说它“不是固态发酵酒”,它立马跳出来维权,非要争个“工艺对错”,却没想想消费者在意的是“好不好喝”,不是“怎么发酵”。
这种“抓小放大”的操作,反而让更多人觉得它“没诚意”,连消费者的核心诉求都搞不懂,还谈什么做好酒?
![]()
结语
江小白的衰落,其实是给所有“网红品牌”敲了个警钟:营销能让你火一时,却不能让你活一世。
白酒行业从来不是“文案好就能赢”的地方,茅台、五粮液能站几十年,靠的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工艺和品质,不是靠广告堆出来的流量。
![]()
现在的江小白,就像个慌了神的玩家,一会儿换品牌名,一会儿推新品,却始终没敢碰最核心的“酒体品质”。要是它还不沉下心来,把“难喝”的毛病改了,把“定位模糊”的问题解决了,就算梅见能撑一阵,也救不了整个品牌。
市场从来不会因为你“曾经火过”就手下留情,消费者也不会一直为“情怀”买单。
![]()
江小白要是想翻身,别再琢磨怎么写文案、换马甲了,先把那口酒做好,让消费者愿意喝第二口、第三口,比啥都强。
毕竟,再动人的文案,也抵不过一口好喝的酒;再花哨的营销,也赢不过实打实的口碑。
参考资料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