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中美贸易谈判这事儿,从特朗普第一次上台就开始闹腾,到现在2025年了,还在拉锯。刚看到最新结果,美国又降了关税,中国那边暂停了稀土管制啥的,特朗普估计心里直犯嘀咕,为啥每次都像是美国先松口。
先从头说起。特朗普2016年当选总统后,就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关税。2018年3月,他签了备忘录,启动301调查,针对中国知识产权啥的。结果那年夏天,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25%关税,中国马上反击,对等额美国商品也加关税。
接着升级,9月又加了2000亿美元的,税率从10%到25%。中国也没闲着,加了600亿美元的美国货关税。你来我往,贸易战就这么打起来了。美国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买东西贵了,中国那边出口受影响,但也没崩盘。
![]()
2019年,双方谈了好几轮。5月在华盛顿谈崩了,美国又加税,中国反制。到了年底,12月13日,签了第一阶段协议。美国同意不加新关税,把部分税率从15%降到7.5%,中国承诺买更多美国农产品、能源啥的,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表面看,美国拿到了中国买货的承诺,但其实美国先降了税率,算是一种让步。中国买货也没全兑现,后来疫情啥的干扰了。
![]()
2020年1月15日,协议正式签字。特朗普在白宫办了仪式,说这是大胜利。但后来数据显示,中国采购目标只完成了57%左右。美国也没取消所有关税,留着不少。拜登上台后,继续执行,还加了些新限制,比如芯片啥的。但特朗普2024年又赢了选举,2025年1月20日就职,马上就重拾老一套,宣布要加全球关税,对中国更狠。
今年4月,特朗普说要对全球进口加10%关税,对中国额外加50%,总税率上百。结果中国5月加强稀土出口控制,稀土是美国国防和科技关键材料,这下美国慌了。股市4月跌得惨,标普500一天蒸发上万亿,企业像沃尔玛、福特叫苦,供应链断了,成本飙升。蓝领工人失业多,支持特朗普的那些人开始闹腾,支持率掉到低点。
10月30日,特朗普和中方在韩国釜山见面。谈了90分钟,结果美国降了芬太尼相关关税,从20%到10%,整体对中国商品关税从57%降到47%。中国暂停稀土出口管制一年,还同意买更多大豆,暂缓对美国船舶加费。特朗普说这是胜利,中国让步了。但明眼人看,美国先降税,中国才松口稀土。这不就是美国先让步吗?
为啥总是这样?先说选民压力。特朗普基本盘是蓝领工人,那些码头工、卡车司机,本来指望关税保护工作,结果贸易中断,他们收入少了。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创低,共和党内部也分裂,老盟友公开批评。白宫幕僚劝他,降税保票。要不2026年中期选举麻烦大。
再有经济压力。关税战打下去,美国通胀高,股市慌。4月以来,美股连跌,企业CEO给白宫打电话,供应链乱套。制造业没回流,反而企业犹豫,政策变来变去。投资者抛股,财富缩水。相比,中国经济韧性强,出口转其他市场,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还有谈判套路问题。特朗普爱极限施压,先开高价,制造危机,再逼对手让步。但对中国不管用。中国坚定维护利益,用稀土反制,直击美国痛点。全球化时代,单边豪赌代价大。美国依赖中国稀土、制造品,硬扛伤自己多。
这事儿没赢家。贸易战拖累全球增长,国际组织说2025年全球GDP少1%。中美得找新路子,超越零和游戏。像第一阶段协议,本意好,但执行难。2025年10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还启动新301调查,查中国第一阶段承诺执行。可见摩擦继续。
![]()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困惑挺现实。美国实力强,但贸易战不是单方面碾压。全球化绑一起,谁先让步看谁疼得狠。2025年这结果,美国降税换中国松稀土,表面平衡,其实美国压力大。以后咋走,得看执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