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对新人婚礼当天,迎亲路上有人堵住婚车,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双方僵持近一小时后,新人选择弃车改乘出租车前往酒店,事后,拦车者张某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3天。
这类事件并非孤例,更有团伙在两年内作案137次,非法获利超过42万元,传统的“讨喜糖”习俗,在某些地方已经演变成有组织的索要行为。
![]()
为什么这类行为屡屡得逞?关键在于当事人掌握了新人“婚礼当天不愿惹麻烦”的心理,吉时经不起耽误,多数人只能选择破财消灾,不过,这次河北新人果断放弃原计划,让拦车者扑了个空。
随着事件引发关注,多家媒体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法律专家指出,有组织的蹲守、明码标价的行为已经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即便未能得逞也应承担法律责任。
![]()
网络上开始出现实用的“应对指南”,有经验者建议: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证据,避免与对方发生直接冲突,同时安排亲友协助疏导交通,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毕竟顺利完成婚礼才是当天的首要目标。
拦车讨彩头原本是为了增添喜庆气氛,但当自愿的祝福变成强制的索取,习俗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随着多地开展专项治理,加上新人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种变味的“老规矩”正在逐渐失去生存空间。
![]()
在婚礼习俗与现代法治的碰撞中,如何既保留传统文化中温馨美好的部分,又杜绝违法行为,值得每个人思考,或许通过法律规范、公众教育和个体勇敢说“不”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婚礼回归它本该有的幸福模样。
看了河北这对新人的遭遇,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我表哥结婚时就碰到了,开口就要1888红包,不给就围在车头不让走,最后磨了半小时给了200才放行,好好的日子添了回堵。”
“干得漂亮!就不该惯着这些人。”
“这次没得逞,看他们下次还敢不敢。”
“下次遇到直接报警,让警察来给他们发‘喜糖’——银手镯!”
“这哪是习俗,这就是买卖,以前是要颗糖图个热闹,现在是明码标价当成生意了。”
那么,对于这种拦婚车索要财物的行为,你怎么看?如果你在现场,是支持新人硬刚到底还是破财消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信源:光明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