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风已准备妥当!神舟二十号三人即将返回,神舟二十二号一人将航行超过一年

0
分享至

凭什么三个人一起上天,回来的时候却要硬生生拆散一个?这事儿听着就够离谱的,但它还真就要发生了。

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里的狗血剧情,而是咱们中国空间站正在酝酿的一件大事。不是飞船坏了,也不是谁犯了错,恰恰相反,是为了一个挺重要的国际承诺。

事情是这样的,到了2026年,咱们的空间站要迎来第一位外国访客——巴基斯坦的航天员。这绝对是件有面子的事,说明咱们的航天事业得到了国际认可,开始有朋友来串门了。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咱们现在用的神舟飞船,从设计那天起就是个“三人座”,跟个小轿车似的,多一个都塞不下。巴基斯坦兄弟要来,得坐咱们的神舟二十三号上去。这没问题,可他待个一周左右完成任务,总得回家吧?


回家就得坐飞船,到时候空间站里停着的,就是神舟二十二号乘组开上来的那艘。如果巴基斯坦航天员跟着神舟二十二号的两位航天员一起回来,飞船就满了。那原本神舟二十二号乘组里的第三个人,咋办?

没办法,只能留下。就这么简单粗暴,因为飞船就这么大。所以,大概率是神舟二十二号的指令长,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两个战友和一个国际友人坐上飞船返回地球,而自己,得继续留在400公里高的太空里,孤零零地等下一班“车”。

算算这时间跨度,妥妥超过一年。中国航天员,还从来没人在天上待过这么久。


很多人一听“在太空待一年”,可能觉得挺酷的,跟旅游似的。错了,而且错得相当离谱。这根本不是享受,而是一场对人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残酷考验。

先说身体上的。太空那地方,漂亮是漂亮,但对人体一点都不友好。没重力,骨头里的钙会哗哗地流失,肌肉也会萎缩。

美国宇航局(NASA)之前搞过一个著名的“双胞胎研究”,让一个宇航员在天上待了一年,他双胞胎兄弟在地上。结果回来一比对,天上那位宇航员的基因都发生了变化,身体各种指标都亮红灯。


咱们的空间站里虽然有“天宫健身房”,什么太空跑步机、自行车一应俱全,航天员每天都要锻炼两小时,就是为了跟这种身体衰退对抗。但那都是基于半年的驻留经验,超过一年会怎么样,谁心里都没个准谱。

更要命的是心理上的折磨。你想象一下,一个人被关在一个金属罐子里,每天看着地球转16圈,日出日落都看腻了。没有新鲜面孔,没有家长里短,队友回去了,只剩下自己。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不是靠喊几句“意志坚强”就能顶过去的。

有航天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这种“隔离-封闭-单调”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时间长了,人的认知能力、判断力都会下降。万一空间站哪个设备突然报警,在那种精神状态下,还能不能做出最快最准的反应?这都是未知数。


所以说,这位可能要“掉队”的航天员,他不是去刷纪录的,他是在用自己的身心给中国载人航天趟一条新路,探一探中国人的身体和意志极限到底在哪里。

当然,咱们也不能把宝全押在一个人身上。万一,我是说万一,这位独自留守的英雄或者空间站出了什么紧急状况,怎么办?


这时候,就轮到地面上那道“双保险”登场了。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其实一直有一艘飞船和一枚火箭组合好了,竖在那儿,随时待命。这就是神舟二十二号的“备份船”。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个模型,摆摆样子。大错特错!这玩意儿是实打实的真家伙,燃料加注方案、飞行程序全都预备好了。只要北京航天城一声令下,7天之内就能点火升空,冲上天去救人。

这种“发射一船、备份一船”的模式,咱们从神舟十二号就开始用了,全世界独一份。国际空间站那边也得靠商业飞船轮换,应急反应哪有咱们这么快。

#热点观察家#这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工业能力和航天体系在撑着,不是喊口号就能做到的。它就像一把上了膛但保险开着的枪,最好永远别用上,但它必须在那儿,让人安心。


说了这么多未来的事,咱们再把视线拉回到现在。就在这几天,另一件大事也正在发生。神舟二十号乘组——陈冬、陈中瑞、王杰,这三位英雄马上就要回家了。

在内蒙古的戈壁深处,东风着陆场那边已经忙翻天了。搜救直升机早就完成了多轮演练,引擎随时可以轰鸣;地面上的搜救车队排成了长龙,车里的医疗设备全都调试到了最佳状态。


他们练的就是四个字——“舱落机临人到”。返回舱的降落伞一打开,天上的飞机、地上的车队就会像饿狼一样扑过去,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航天员,给他们最及时的医监医护。

为什么非要选在戈壁滩上?因为那里地广人稀,地方够大,随便飞船怎么落都安全。而且气候干燥,一年到头没几天坏天气,地形也平坦,方便车辆和直升机活动。这都是经过反复勘测和科学计算的。

所以你看,一边是即将归来的喜悦和紧张,整个国家都在翘首以盼;另一边,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一个注定要被“留下”的孤独背影。

一座空间站,此时此刻,正连接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履约与提价之争:北京供暖费的协商与求索之旅

履约与提价之争:北京供暖费的协商与求索之旅

反做空一线
2025-11-08 23:25:18
恭喜鞠维松!山东20分大胜,搭上全运会8强末班车,李祥波砍19分

恭喜鞠维松!山东20分大胜,搭上全运会8强末班车,李祥波砍19分

萌兰聊个球
2025-11-08 21:36:32
2909亿身价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2909亿身价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春秋论娱
2025-08-27 22:59:46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芯榜
2025-11-09 08:22:41
共和党阵营批评川普软弱,从佩洛西到马姆达尼民主党完成蜕变

共和党阵营批评川普软弱,从佩洛西到马姆达尼民主党完成蜕变

移光幻影
2025-11-08 16:24:50
2025不掉头发洗发水推荐:中国口碑最好十大品牌实测

2025不掉头发洗发水推荐:中国口碑最好十大品牌实测

书虫互助会
2025-11-07 09:58:09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7 11:50:03
北美夺冠,耗资5.7亿,中国观众不买账,上映9小时票房仅255万

北美夺冠,耗资5.7亿,中国观众不买账,上映9小时票房仅255万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0:04:28
美军宣布:100万架!

美军宣布:100万架!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9 00:01:07
“地球小姐”选美决赛,乌克兰选美皇后登台时跌倒,尴尬画面曝光

“地球小姐”选美决赛,乌克兰选美皇后登台时跌倒,尴尬画面曝光

领悟看世界
2025-11-09 00:59:12
当今社会,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惯拿高额退休金的老人?

当今社会,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惯拿高额退休金的老人?

诗词中国
2025-11-07 19:45:21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连接三市、设置车站30座,广东长140公里城际铁路预计2027年通车

连接三市、设置车站30座,广东长140公里城际铁路预计2027年通车

交建动态
2025-11-08 20:11:00
89岁焦晃外出聚餐!疑自备刀叉筷子,满头银发,知情人曝其已戒烟

89岁焦晃外出聚餐!疑自备刀叉筷子,满头银发,知情人曝其已戒烟

小张帅
2025-11-09 10:47:40
普特会前路几何?三大“拦路虎”亟待解决

普特会前路几何?三大“拦路虎”亟待解决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8 16:05:16
日本连踩中国红线,中方强硬通牒已到!石破茂还敢嚣张

日本连踩中国红线,中方强硬通牒已到!石破茂还敢嚣张

三秋体育
2025-11-09 10:19:44
为什么扶弟魔大多是女人,很少见男人扶弟?网友说的太真实了!

为什么扶弟魔大多是女人,很少见男人扶弟?网友说的太真实了!

匹夫来搞笑
2025-10-26 02:12:26
斯洛文尼亚媒体:谢什科接受初步医学检查,初步迹象令人乐观

斯洛文尼亚媒体:谢什科接受初步医学检查,初步迹象令人乐观

懂球帝
2025-11-09 07:44:11
一场全运会足球比赛罕见的把申花海港球迷团结在一起,还得感谢他

一场全运会足球比赛罕见的把申花海港球迷团结在一起,还得感谢他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9 08:02:47
父母一旦超过70岁,立刻停止3种行为,否则晚景凄凉

父母一旦超过70岁,立刻停止3种行为,否则晚景凄凉

小蜜情感说
2025-11-09 03:13:37
2025-11-09 11:35:00
元爸体育
元爸体育
日常美食分享,懒人必备
211文章数 123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亲子
时尚
数码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有了孩子后,夫妻性生活如何“破冰”?

五十多岁的女性秋季别瞎打扮,这3个技巧实用还时髦,快收藏

数码要闻

Q3移动智慧屏全渠道销量涨29% 线下市场高速增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