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我又踏上了平壤的土地。
这次是以翻译的身份,陪同另一个"中国商务考察团"。在羊角岛酒店大堂,我一眼就认出了金美玉——虽然她的制服从军绿色换成了深蓝色,虽然她的肩章已经不见,虽然她眼角多了几道细纹。
"金导?"我试探着打招呼。
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职业微笑:"是李同志啊。欢迎再次来到朝鲜。"
她的手不经意间抚过左臂上一道淡淡的疤痕,那是去年在元山留下的。
![]()
![]()
新的团队,旧的傲慢
这个新团队比我们去年那批更"阔气"。
"朝鲜就这条件?"新团的张老板指着餐桌,"连个龙虾都没有?"
在平壤海棠花馆,他们点满整桌菜肴,却每盘只动一两筷。服务员上前打包,被嗤笑着推开:"打包?多丢份儿啊!"
最让我痛心的一幕发生在那晚宴席结束时。新团的几个年轻人,直接把整盘的饺子倒进垃圾桶,一边倒还一边说:"反正他们也穷惯了,不差这一口。"
金美玉站在门口,手指紧紧攥着门框。我注意到她的喉结动了一下,但什么也没说。
![]()
似曾相识的伤痛
第二天在统一大街,新团的王总看中了路边的女大学生。他掏出手机就要合影,被拒绝后竟说:"装什么清高?知道我们一天消费够你们挣一年吗?"
女孩惊慌失措的模样,让我想起去年在元山合作社那一幕。我正要上前,金美玉已经快步挡在中间:
"同志,请尊重我们的大学生。"
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那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克制。
![]()
触目惊心的浪费
在开城参观时,新团点了满满两桌人参鸡,却只喝了汤。临走时,张老板大手一挥:"别打包了,带着麻烦。"
金美玉默默走上前,亲自将剩下的鸡肉仔细打包。当她提着那些饭盒走出餐厅时,我听见新团有人窃笑:"看这穷酸样。"
下午,她悄悄把打包的食物分给了路边的环卫工人。那些老人接过饭盒时,向她深深鞠躬。
![]()
![]()
最后的爆发
转折发生在返程前夜。新团在酒店餐厅狂欢,把米饭抛向空中拍照"营造氛围"。撒落一地的米饭,被他们踩在脚下。
金美玉终于忍无可忍。她大步走进餐厅,在众目睽睽之下,蹲下身,一粒一粒地捡起地上的米饭。
全场寂静。
她抬起头,眼中含着泪光:"你们可以看不起我们,但请别糟蹋粮食。"她的声音在颤抖,"我的父亲经历过'苦难的行军'时期,为了省下一口饭给我们兄妹,他活活饿死......"
她摊开手掌,掌心里是沾着灰尘的米粒:"在朝鲜,每一粒米都是生命。"
![]()
尾声:传承与救赎
回国航班上,新团的年轻人还在抱怨:"那个女导游真扫兴......"
我闭上眼,想起昨晚离店时,金美玉悄悄塞给我的纸条:
"李同志,谢谢你这次一直帮我解围。看到你现在懂得尊重他人,我很欣慰。请记住:富有不是挥霍的理由,贫穷也不是被侮辱的借口。"
飞机降落时,新团的张老板突然问我:"李翻译,你说咱们是不是做得有点过分?"
我看着窗外北京的万家灯火,轻轻说:
"不是有点,是太过分了。你们永远不知道,你们浪费的那盘饺子,可能是某个朝鲜孩子从没见过的美味;你们撒在地上的米饭,可能是别人用生命守护的珍宝。"
机舱里突然安静下来。有人低下头,有人望向窗外。
而我,则在备忘录里记下:明年如果还要来朝鲜,一定要提前给团队培训——不是培训摄影技巧,而是培训如何做一个有尊严、懂尊重的人。
因为我们带出去的,不只是相机和美元,更是一个民族的形象。而我们带回来的,不该只有照片,还应该有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