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龙争虎‘豆’·山东豆腐美食争霸赛暨2025全国豆腐美食邀请赛”在泰安万达北广场启幕,16地市豆腐菜肴制作顶尖团队,用尽浑身解数,精益求精,佳作迭出,上演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豆腐美食对决赛。比拼的是精湛厨艺,弘扬的是美食文化,让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游客大饱眼福、口福。
![]()
作为主办方的泰安,为尽地主之谊,将当地大名鼎鼎的特色菜“泰山三美”摆上了台面,免费品尝,限供每人一小碗。要知道,想当年乾隆皇帝祭祀泰山,“泰山三美”可是御宴中的一道名菜,别看只有白菜豆腐水,却深得他的喜爱。也许,有朋友会疑问,扯吧,放着山珍海味不吃,他吃你的白菜豆腐?
![]()
其实,这还真不是瞎编,为什么呢?这源于古帝王“食素敬天”的习俗,也就是说祭天必吃素。封禅泰山,汉武帝祭祀时用豆腐,唐玄宗、宋真宗为表诚心行斋戒,不食荤腥,用豆腐代之,自此,豆腐便堂而皇之地融入了封禅文化,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
可见,乾隆斋戒期间吃豆腐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位期间,他曾先后十次来泰安,六次登山祭神,驻跸在东御座,品尝豆腐宴。当然,既然是御宴,就不只有“泰山三美”一道菜,还有干炸豆腐丸子、一品豆腐、什锦豆腐丝、佛手豆腐、珍珠豆腐羹等,据说,相关的豆腐菜肴就有几百种之多。
![]()
正因“泰山三美”的名气大,让前来品尝的人排起了两列长队,空气中弥漫着白菜的清甜与豆腐的醇香,这个曾高高在上的皇家御品,今天终于放下身段,走进凡尘,成为寻常百姓的一口美味。
![]()
塑料小碗中,几片金黄的白菜叶拌着三两块豆腐,浸在乳白的高汤中,散发着热气,豆腐细腻顺滑,白菜脆甜清鲜,汤汁温润醇厚,轻轻品上一口,唇齿留香,余韵绵长。没有珍稀的食材,没有繁复的技法,唯其纯粹,方得美味。
![]()
也许有人会问,不就是白菜豆腐吗?市场上又不缺,自己做出来不也照样好吃?其实,还真不一样,否则就不会有“泰山三美”这样专属了。白菜、豆腐豆腐的产地只能是这两个地方,其它的都不好使。
![]()
白菜,选用泰安大白菜,它种植历史悠久,清代时曾定为“贡品”。据史料记载:齐鲁之地遍产之,惟岱岳镇(即现在的城南旧镇社区)者为最上,因而名之曰岱菘。黄芽品质尤佳,帮薄质细,脆甜清鲜,快熟易烂,菜汤浑白如奶。它还兼具药用价值,能通利肠胃、除烦解渴,解漆毒等。
![]()
豆腐,即泰安神豆腐,鲜嫩如乳,洁白如雪,被称为“菜中之王”。自宋代在泰山脚下建城起,就呈现出“凌晨街街梆子响,傍晚户户豆腐香”的繁荣景象。据《泰山药物志》记载:“豆腐味甘性寒而能清热,……,清血利便等功效。……唯泰城泮河两岸为佳,质细而坚,食之若鱼脑,久食而不厌”。近年来,则以上高街道黄家庄豆腐最为著名。
![]()
泰安白菜、豆腐质量特优,与泰山泉水关系密切,水中的矿物质含量极低,呈弱酸性,高氧洁净,硬度低,使得白菜风味独特、豆腐的蛋白质极易凝固。因而,在“泰山三美”中,山泉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谓“无水不美”。
![]()
“泰山三美”,一碗白菜豆腐汤,从帝王祭天的斋戒御品,到市井的烟火江湖,它褪去了华贵,卸掉了精致,却把水土的灵秀、文化的厚重凝进了普通人的舌尖,而这,恰是对人间至味最好的诠释。
![]()
我是@泰安人泰山事,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