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周五)结束的《水俣公约》缔约方大会上,150多个缔约国一致同意,将于2034年前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淘汰含汞牙科银汞合金的使用,标志着延续175年的传统补牙材料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被视为减少汞污染、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重大里程碑。
![]()
银汞合金自19世纪中叶起被广泛用于牙齿填充,因其成本低廉、耐用性强而长期占据牙科主流。
但汞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十大高危化学物质”之一,具有显著神经毒性,对胎儿、儿童及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部分国家早已禁用该材料,但全球范围缺乏统一行动时间表。
据法新社证实,此次会议通过的修正案首次为淘汰进程设定了明确期限,因为《水俣公约》此前仅要求各国“采取措施逐步减少”汞在牙科中的使用。
![]()
![]()
在本届会议上,非洲国家集团率先提出更激进方案,主张从2030年起禁止汞合金的生产、进口和出口。该提议引发激烈讨论。
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在会议开幕当天以视频形式发言盾:“我们早已禁止汞用于电池、非处方药和化妆品,为何还能容忍它留在患者的口腔里?在安全替代品已广泛可用的今天,继续允许含汞医疗材料无异于失职。”
部分国家也对2030年禁令表示担忧,如伊朗、印度及英国等认为过渡期过短,可能影响基层牙科服务可及性。
经过多轮磋商,各方最终达成折中方案:将全球淘汰截止日期定为2034年,并要求各国在此期间加速推广无汞替代技术。
![]()
《水俣公约》执行秘书莫妮卡·斯坦凯维奇评价称:“这项基于科学、设定时限的协议,是迈向牙科领域彻底无汞化的决定性一步。”
欧盟代表表示,此举“将为全球人类健康与环境带来持久惠益”,墨西哥则代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称其为“雄心勃勃却切实可行的承诺”。
除牙科领域外,本次大会还通过21项决议,全面强化汞管控。
各国同意加大打击含汞美白化妆品的力度,重点遏制日益猖獗的线上非法贸易,此类产品通过抑制黑色素生成实现“美白”,但效果短暂且可导致肾损伤、神经紊乱等严重健康问题。
会议同时推动减少汞在小型金矿开采中的使用,并评估在聚氯乙烯(PVC)关键原料,也就是氯乙烯单体(VCM)生产中采用无汞催化剂的技术可行性。
![]()
大会主席奥斯瓦尔多·阿尔瓦雷斯·佩雷斯总结道:“我们设定了更宏大的目标,也让汞离人类社会又远了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